[摘要] 2024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682亿元,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
2024年的深圳北站,每隔15分钟就有一班高铁呼啸而过。站台上,背着双肩包的香港青年熟练地刷着八达通换乘地铁,20分钟后,他们的目的地不是景点,而是龙华壹方天地的电玩城。同一时刻,东门老街的奶茶店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正用手机扫描“第二杯半价”的二维码——这座平均年龄32.5岁的城市,商圈里每一寸空间都在争夺“年轻”的流量。
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682亿元,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而商圈,正是这场消费狂潮的实体战场。当传统百货大楼与科技感十足的“首店矩阵”短兵相接,当香港游客的消费动线被地铁重新定义,深圳商圈的竞争早已超越“地段为王”的旧逻辑,演变为一场关于人口结构、业态创新与城市野心的多维博弈。
商圈沉浮录:进击中的深圳商圈往事
根据深圳商务局于2023年公布的《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深圳目前将构建“5+7+42+N”的商圈体系。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包括2个近期重点建设型世界级商圈,即罗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湾商圈;3个中长期潜力培育型世界级商圈,即福田中心商圈、空港会展商圈、前海·宝中商圈。7个全国级引领商圈:其中近期重点建设3个,分别是蛇口海上世界商圈、龙华超级商圈、龙岗大运商圈;中长期潜力培育4个,分别是车公庙-下沙商圈、沙头角深港融合商圈、西丽高铁枢纽商圈和大鹏环龙岐湾。42个区域级活力商圈:分布在深圳市各个区域,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和商业体验。N个社区级便民网点:分为15分钟步行可达和5-10分钟步行可达两种,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购物中心在商圈中意义重大。它是商圈的核心吸引点,汇聚多样品牌与丰富业态,能吸引大量客流,提升商圈人气。还可完善商圈功能,带动周边配套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增强商圈的竞争力与辐射力,是商圈繁荣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深圳,购物中心同样众多,有名的不计其数,深圳万象城、前海壹方城、益田假日广场、海雅缤纷城、印力中心、万科广场GALA、龙华壹方天地、南山万象天地、深业上城、海岸城都名声在外,广受好评。
2020年全市零售、餐饮、批发等营业总面积超过6800万平方米,2022年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约222个,年营收超30亿元的购物中心10个。知名特色商圈享誉国内,本土商业品牌依托城市产业特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深圳城市创新与竞争内核的象征,“中国女装看深圳”“中国珠宝看深圳”“中国钟表之都”等成为深圳品牌标志。
老炮儿VS新贵:商圈迭代的“折叠叙事”
东门老街:流量帝国的AB面。“没挤过东门地铁站,不算见过深圳的人间烟火。”这条始于明朝的“深圳墟”,如今日均60万人流中,既有蹲在路边吃牛杂的00后,也有拖着行李箱扫货的港客。太阳百货的电梯间里,化妆品柜姐的粤语比普通话更流利——这是深圳唯一需要靠“方言优势”揽客的商场。但流量背后暗藏隐忧:密室逃脱店的数量超过奶茶店,10元三双的袜子与潮牌买手店仅一墙之隔。当年轻人开始嫌弃“老街小吃味道一般”,东门的转型焦虑比它的历史更沉重。
华强北:电子帝国的“二次发育”。曾经的山寨手机帝国,如今正上演“空间革命”。曼哈广场里,00后创客们用3D打印机定制潮玩,紫荆城的直播间里,主播举着最新款无人机喊出“9块9包邮”——2024年华强北的电子元件交易额下降12%,但“科技+体验”的新业态营收增长37%。这场“去电子化”运动背后,是商圈对年轻科技宅的精准狙击:机器人体验馆旁必配电竞咖啡馆,VR设备店楼上就是剧本杀馆。
深超总:明日之星深超总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 ,总建面约520万平方米。名企扎堆,深圳地铁、招行、神州数码等13家企业已确定入驻。交通便捷,2、9、11号线在此交汇,日均汇聚150万人次客流 。深圳湾睿印RAIL IN已开始大放异彩,且临近的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可能会与深超总商圈形成联动。
流量密码:首店、赛事与“微度假经济学”
龙华壹方天地:60万㎡的“商业迪士尼”:这里藏着中国最魔幻的消费场景:上午在华南最长步行街打卡1万步,下午带孩子冲进全国首家AR运动馆,晚上再看冬奥冠军的花滑表演。2023年4174万人次客流,靠的不是促销广告,而是把商圈变成“主题乐园”——全国首个室内风洞飞行、大湾区最大真冰场、超50场国际赛事,让深圳人周末的消费半径从5公里拉长到50公里。
福田中心区:港客的“第二钱包”星河COCO Park的洗手间标识特意加注繁体字,卓悦中心5周年庆的海报同步投放香港地铁。数据显示,2024年港客在深人均消费突破2000元,其中63%流向福田商圈。秘密藏在细节里:与口岸直通的免费巴士、支持港币结算的智能POS机、模仿茶餐厅的“冻柠啡”特调————当深圳商场开始研究香港人的下午茶习惯,这场“钱包争夺战”已进入分子级竞争。
商圈的尽头是“人设”
当益田假日广场用美术馆级灯光打造“自拍背景墙”,当万象天地HAUS旗舰店把试衣间变成赛博朋克装置展,深圳商圈早已超越“买卖场所”的原始定义。那些争夺首店、策划赛事、讨好宠物的疯狂举动,本质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在电商吞噬一切的时代,凭什么让人走出家门?答案或许藏在一组数据里:2024年深圳即时零售增速28%,但线下体验式消费增速达41%——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商圈,永远不会被算法打败。
深圳享有“创客之城”“时尚之城”“设计之都”等美誉,结合丰富的生态、海景等旅游资源,在一些区域催生了独特的产业和商品优势。特色商业集聚区以城市产业、环境风貌、公共人文等优势资源为支撑,聚焦科技、时尚、文化创意、旅游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承担着将产业、商品优势转化为特色商业集聚优势的任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