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人均GDP已近10000美元,珠三角正快步迈入大众旅游时代,迅速升温的金海湾并非孤本,深圳向东、再向东,挺进惠东、大亚湾、巽寮半岛等滨海区,已成为深圳人居的新趋势。
2011年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92周年。同,为期5天的2011深圳春交会也落下帷幕。
此次春交会上,位于巽寮稔平半岛的金融街·金海湾大放异彩,这个称正打造“29平方公里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巨无霸,已是连续第四年参展。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会的5天内,发展商共开通了15班免费班车往返于春交会现场与金海湾之间,接纳看房客户逾1000人次。
在人均GDP已近10000美元,珠三角正快步迈入大众旅游时代,迅速升温的金海湾并非孤本,深圳向东、再向东,挺进惠东、大亚湾、巽寮半岛等滨海区,已成为深圳人居的新趋势。
于是,我们锁定这片南中国北纬22度的美丽湾区,并将之命名为“巽寮国际湾区”。
令人惊叹的是,同一纬度,还有夏威夷、加勒比海、迪拜、坎昆、三亚等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无疑,一个新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正在深圳东悄然孕育、崛起。
一条诞生神奇的纬度——北纬22度
深圳再向东 迎接大众旅游时代
“巽寮国际湾区”,正崛起为南中国想象力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30年前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一座大都市,30年后,南海边再画一个圈,将崛起一个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驱车从深圳西部主城区一路向东,是大鹏半岛,它与香港维多利亚海湾一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美八大海岸”之一。这里被誉为深圳的“桃花源”,目前政府已委托国际咨询机构完成规划报告,开发时机已成熟。
再向东,经大亚湾至亚婆角、巽寮、平海,我们还会发现一湾亟待开发的美丽土地:这里被称为中国“美第九大海岸”。其以石奇美、水奇清、沙奇白著称,还被誉为“中国价值海岸线”、“南中国的海岸线”。
在这域内,有绵延130公里的海岸线,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湾区、礁石、原生大山以及近百个风格迥异的大小岛屿;还有81万平米的沙滩面积,拥有四个旅游度假区和近百个旅游景点,保存着巽寮古镇、平海古城等文化古镇,以及滨海温泉、山海高尔夫、海龟基地、磨子石公园等,其已取代大小梅沙,成为珠三角海滨旅游的热点。
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深港国际都会圈的出海口,是南中国想象力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为了更好地铭记,我们将这几个地方,统称为大深圳的“巽寮国际湾区”。
旅游组织曾指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们开始在周边国家旅游,并在旅游休闲地置业,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人们便会开始洲际旅游并加快在度假地置业,旅游时长、旅游距离、旅游服务要求都有大幅提高。
目前,中国两大经济圈京津都市圈与长三角都市圈,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并已步入大众旅游度假时代:环渤海旅游产业是以京津唐大都市圈为核心不断外延,已形成以大连、秦皇岛、青岛为的两半岛一湾海滨旅游带;长三角旅游则以大上海为核心圈向外延伸至浙江、江苏,形成了环太湖度假旅游带。
可见,除远途旅行外,中国特大型城市周边必将形成环都市圈度假栖息带,围绕着特大型城市周边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将迎来发展的时代。
这种格局已然成势。于是,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批复了个“旅游日”,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
与前两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城市圈人均GDP已近10000美元。这个中国第三大经济圈,正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圈向外扩张外延,目前在南中国北纬22度,正崛起一个滨海旅游带。
品牌房企云集 合力再造深圳东海岸
这一区域将打造成主要面向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以及惠州的“国际海滨休闲度假区”。
众多品牌房企云集该区域
过去30年,深圳城市发展是“以陆为疆”,下一30年将“以海为疆”。
在这片广袤而亟待开发的“巽寮国际湾区”,背靠珠三角、深港澳,位于中国富庶的城市圈——珠三角核心城市圈东岸,广深2生活圈覆盖,可实现多城辐射;拥有强烈的都市气质及广泛的财富圈层。
2008年,广东就提出以旅游为重心的发展战略,该区明确“海滨度假地和海滨资源”战略,将本区域打造成主要面向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以及惠州的“国际海滨休闲度假区”。
这个滨海旅城市的梦想,将随着大深圳向东的步伐,而变得切近。
随着深圳东首座跨海范和港大桥的建设,以及沿海高速、深汕高速,厦深高铁、广惠延长线的建设,“巽寮国际湾区”将迎来旅游度假全面开发的高潮。
现在,已有数千亿来自政府与企业资金正在发酵,越来越多的者与旅行者正在涌动。目前亚婆角、巽寮、平海温泉度假旅游区已初具名气,金海湾喜来登酒店、海宸五酒店已经建成,在规划中的高尔夫球场、别墅、风情街、游艇泊位和酒店,其数量与品质将不逊于夏威夷、西班牙阳光海岸、马尔代夫、普吉岛、巴厘岛、澳大利亚海岸等全球滨海度假胜地。
而作为滨海生活梦想的先行者与实践家,各大品牌开发商也早已蓄势,在惠东湾一线,完成谋篇布局。华侨城、碧桂园、万科、富茂、金海湾、海辰、合正等品牌开发商已经在这里跑马圈地、密集扎堆,且大都是规划上百万甚至千万平方米、数百亿的超级大盘,宛若建造一座又一座的小镇。
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及品牌开发商的强势助推下,“巽寮国际湾区”建设成为大深圳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将得以稳步、快速推进。
同步 “巽寮国际湾区”蓄势崛起
中国可居住的海岸线长1.8万公里,但平均人均海岸线仅为0.14cm。
海,永远是为稀缺的资源。
中国可居住的海岸线长1.8万公里,平均人均海岸线仅为0.14cm。中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四大海域,其中南海以低纬度的气候成为适宜度假的海域,南海拥有一类的海水水质及沙质,是除了海南之外,中国为的海岸线。
神奇的是,这片处于北纬22度的区域,也是诞生滨海度假胜地的纬度。从夏威夷到加勒比海,从迈阿密到迪拜,从坎昆到三亚等,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都在这一纬度。
如果说临水而居是人居之“皇冠”的话,那么靠海而居,就是这尊皇冠上璀璨的那颗钻石。翻开人居史,我们发现,无论是从美国的迈阿密到法国的尼斯,还是从澳大利亚的悉尼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上的滨海城市都以其海居魅力让世人向往。
6个大型游艇会遍布130公里的海岸
但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人均极少的现状,也造成中国在海居文明起步早,发展却慢。我们所了解的是,只是三亚酒店里的“滨海度假”,或是海滨公园里人满为患的“滨海一日游”,或干脆是某个海湾礁石旁渔家的“滨海生存”。
而真正的滨海而居的人居文明,应是囊括了生活、会议、度假、休闲、餐饮、旅游等几大方面的综合人居体验,是一种的眼光与开放的心态下,成功之后的挥洒自如与淡定从容。
眼下的中国,正处在由暂歇性旅游向深度旅游,由旅游休闲物业向旅游休闲度假物业居住为主导的“快速发展阶段”,遵循“少数人消费——大众化普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规律,我国已出现由内陆向海边、由纬度高地区向纬度低地区迁移,当前中国度假居住物业市场的蓬勃发展,正体现出富裕强烈的休闲度假意愿,和物业以实现自身资产保值、的需求。
随着众多品牌开发商云集“巽寮国际湾区”,这场宏大的造城运动已拉启大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巽寮国际湾区”的蓄势崛起。
一个南海边魅力的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区正在形成。
为此,房天下应势而动,将于6月12日,特邀政府部门、旅游、城市、规划、地产齐聚惠东金融湾,举办主题为“巽寮国际湾区 献礼南中国”的“大深圳滨海旅游度假地产发展研讨会”,共商深圳东旅游地产发展机遇,同议大深圳“国际滨海度假区”发展大计。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