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7月份CPI创37个月新高 "飞天神猪"再引关注

深圳报业集团  2011-08-10 09:11

[摘要]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涨幅较上个月增加0.1个百分点,创出37个月来的新高。

■ 拐点未出现7月份物价创37个月新高

■ “飞天神猪”再引关注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涨幅较上个月增加0.1个百分点,创出37个月来的新高。

面对物价指数的持续高位,以及当前欧美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的加大,我国货币政策何去何从,这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物价的连创新高,让央行货币政策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就在统计局发布物价指数的当口,受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负面消息影响,近日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分析人士认为,为阻止可能出现的衰退局面,美联储第三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欧美货币政策的变动,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不确定因素。

“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进入到一个审慎平衡的操作阶段。”交通银行金融研究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由于同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恶化,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进一步升息将导致中外利差再度扩大,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加大国内流动性压力。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大,部分出口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继续升息将会对中小企业产生雪上加霜的压力。

此外分析人士还认为,在标普评级机构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欧美股市周一出现行情,美联储周二议息会议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否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备受关注,对此,中国需谋求更多长远之策。

“鉴于许多发达国家完全是在‘印钱’,中国必须认识到,自己不能再于发达国家的纸面资产了。”经济学家余永定撰文指出,应尽快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并非没有代价,然而,它带给中国经济的益处将远远超出那些代价,且同时也有利于全球经济。”余永定称。

 

数据

猪肉价格同比高涨56.7%

在7月份公布的物价数据中,食品价格再次领涨,同比涨幅高达14.8%,环比更是上涨了1.2%。

在食品价格中,猪肉的价格备受关注。虽然针对猪肉价格的各种措施紧急出台,但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再次高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家住上海普陀区的市民韩翠芳在华池路菜市场只买了两天吃的菜,就花了200多块钱,其中3斤不到的肋排就花了80块钱。

不仅是猪肉,鸡蛋的价格也在频创新高。据新华社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统计,8月6日鸡蛋价格升至每斤5.19元,为2010年以来水平,同比上涨18.0%。

除了食品价格,房租价格也在水涨船高。刚刚大学毕业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山东青年石俊硕这几天一直在忙着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为了离单位近一点,他想在浦东的世纪大道站找房子。“一打听价格,非毛坯的一居室都要3000元以上。”从未接触过房屋租赁市场的石俊硕显然对这个价格还很不适应。

数据显示,7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仅次于食品。

趋势

物价“拐点”越盼越迟

就在此次CPI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中各种“拐点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众多市场观察人士预计7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会低于6月份。

然而,坚挺的物价再次打破了人们的希望。实际上,撇开同比数据不看,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物价的环比涨幅。自4月份以来,我国物价环比涨幅出现了加速上涨趋势。其中6月、7月的环比涨幅更是达到了0.3%和0.5%。

在新因素不断对物价施加压力的同时,人们所期望的拐点往后一推再推。

国泰君安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基数效应在8月份将进一步显现,拐点可能在8月份显现。而亦有其他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拐点可能在9、10月份才会出现。

实际上,去年年中市场中就曾经有过CPI见顶的预测。然而事实却是,CPI仅仅在2010年12月份出现回落,此后几乎一直在持续上涨。

除了基数效应之外,很多这样的判断是基于货币供应紧缩对于物价的滞后效应。

2010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72万亿元,达到了的新高,虽然M2同比增速在今年年初出现回落,但是如此巨大的流动性,对物价的影响仍然在延续着。

光大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叶燕武认为,简单的分列类比和翘尾计算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其结果往往是盲人摸象甚至适得其反。“衡量物价走向的尺度不在物价本身,而在通胀预期,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外因

输入型通胀再添隐忧

今年以来,除了食品价格的上涨,来自国际市场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成为物价上涨过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牵动着国内物价上涨的神经,年初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我国成品油价格的两次上调。而美国债务风波和信用评级下调更为全球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

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副主任国兴判断,长期来看,这一事件过后,全球资金在方向上会有所改变,从而间接推高大宗商品、贵金属和石油的价格。这无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推高全球通胀,也会加剧我国输入性通胀。

然而,市场的短期反应似乎在打消这种担忧。虽然周一价格超过1700美元/盎司,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却大幅下挫。

李迅雷认为,由于美国国债也属于避险品种,因此资金可能不会撤离美国市场,而会更多地涌入这个市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则反映出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可能会进一步引发需求的减少。“相对于输入型通胀而言,国内成本的提高可能更值得关注。”

措施

下半年4大措施控制物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他表示,“我们将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他说,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他表示,各级政府将加强市场价格,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谈物价形势

“金砖四国”中 我国物价涨幅温和

新华社电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哪些因素导致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后期我国的物价走势将如何?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记者9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周望军说,为应对价格较快上涨,政府综合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安定民生、加强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物价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他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7月份CPI上升6.5%,而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上涨9.4%、8.7%和6.7%。即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消费价格也上涨了3.6%和4.2%(大幅度超过其2%的警戒线)。

他认为,从长期趋势看,1978-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所以,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

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深圳晚报)

标签:CPI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