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操作,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操作,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李克强说,这几年,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是一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也是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并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群众十分拥护,社会高度关注。随着近年来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房陆续竣工,做好分配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和有关部门围绕公平分配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也是重要考验。只有做到公平分配,使该保障的群众真正受益,防止不符合条件者侵占保障房资源,才能实现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政策初衷。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继续保质保量地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下更大力气做好公平分配。
李克强指出,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一是要保障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通过提供小户型、齐功能、质量可靠的保障房和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并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稳定居所。二是要公正程序。准入、审核、轮候、分配、退出等方面的程序要严格规范,对保障房申请人、入住者的收入、住房、财产等情况全面审核、动态监测,使符合条件者都能公平公正地参加申请、轮候和逐步获得保障房。完善纠错机制,堵塞漏洞,使不符合条件者能够及时清退。同时各类程序又要尽可能简便,惠民便民。三是要公开过程。全面公开透明,是保障房公平分配的“试金石”,要坚持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全方位监督,做到全过程公开。
李克强强调,要探索完善保障房分配和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近期,国务院决定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质量管理开展全面自查和实地督查,要通过自查和重点督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扶正祛邪。坚决查处骗购骗租、变相福利分房、以次充好、质量不到位、失职渎职等问题,让违法违规者付出高代价。要总结推广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房分配和质量管理的水平。
李克强说,要处理好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一方面,要抓紧落实好资金、土地等配套条件,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如期完成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另一方面,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托商品房市场解决多数居民的多层次住房需求问题。要继续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巩固调控成果。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深圳城市更新开拓发展空间 6000套保障房落地
(来源:深圳特区报)业界评论,深圳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其重要性可能不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拍卖土地使用权。如果说,那次创举打破了土地有偿使用的禁区,为深圳经济特区崛起积累了宝贵的资金,那么,这一次则赋予低效、无序、板结的土地资源以高效益、高品质的第二次生命,为深圳经济特区新30年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空间支撑。
2011年,深圳城市更新迈开大步。3平方公里的旧工业区、城中村中,50个更新项目全力推进,5个大运重点更新项目基本完成,5个“十二五”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启动。2011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毫不吝啬地将全省“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工作考核的一等奖授予深圳市。
而对于罗湖区蔡屋围村原村民蔡绍光来说,城市更新意味着住进崭新的回迁楼、与500强瑞士诺华制药为邻、赏心悦目的环境,和写在脸上的好心情。
树立城市新地标
不到罗湖蔡屋围,不知城市更新的神奇。
441.8米高的京基100大厦,树立了深圳的城市新地标。写字楼、国际商业、五酒店集于一身,多家跨国公司、500强企业谋求在此设立在华总部。
而3年前,这里还是深圳标准的“城中村”:“握手楼”、消防隐患、脏乱差。
城市更新这只神奇的手让蔡屋围空间升级,使土地价值发生核反应式的裂变。拆除旧房15万平方米,新建品质物业60万平方米;不仅原村民获得了回迁房,房价租金,而且原村集体年租金也增长2倍,人民银行新增用房2.5万平方米。同时,开发商京基地产建成深圳高楼,积累了城市更新的经验,树立了企业品牌。
近日,福田区新洲村第三、四期城市更新项目相继封顶。持续10年的更新,新洲村已经焕然一新。新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文雅说,过去,企业请都请不来,现在,不只是区的白领来租房,银行、商场、酒店也竞相入驻。
2011年,基本完成改造的重点更新项目还包括宝安区龙华弓村、宝安区西乡劳动村、龙岗回龙埔、南山区湾厦旧村等。
延伸阅读:
为产业转型释放空间
2011年,深圳城市更新加速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释放空间。
编制城市更新项目产业发展规划,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引导更新项目发展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月,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奠基,开发建设用地1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研发用房超过43万平方米,这片昔日停业的显像管生产厂区将转型为创新总部集聚基地。
10月,罗湖10大城市更新项目同日开工。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面积约147万平方米重点支持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2月,广东省城中村改造项目——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旧村整体改造项目奠基,占地面积达69万平方米,计划总20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更新目标是高新技术园区的配套基地和新型现代化高尚居住社区。
2011年,市规划国土委审批通过的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15项,开发建设用地面积6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8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占比64%。
6000套保障房落地
2011年,深圳城市更新更加关注规划引导、公益优先。
深圳制定了城市更新五年(2011-2015)专项规划,创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度,对生产、商业、休闲、交通、医疗、等进行通盘、长远考虑,形成整体效应。实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常态申报,强化项目。
制定更新规划时,坚持公共利益优先,有效保障民生。要求城市更新单元提供不少于15%且大于3000平方米的用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不少于住宅总规模5%-20%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目前,全市已完成更新单元规划审批的拆除重建类项目45个,涉及拆迁用地面积近5平方公里。
2011年新开工的更新项目中,6000套保障性住房有了落点。规划批准总建筑面积约17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914万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及安居商品房约89万平方米);产业研发用房约180万平方米。已批项目规划配建中校14所、幼儿园39所、社区健康服务27处、公交首末站12处。(深圳特区报)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