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观澜据说有114座碉楼,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期,这些充满故事的古建筑俨然已成为观澜历史的一部分。可就在前日傍晚7时许,坐落于观澜松元厦社区一待开发工地上的一栋碉楼却轰然倒塌。
观澜一碉楼暴雨后轰然倒塌
事发松元厦社区,引发碉楼保护话题
据了解,我市文物考古所经过近几年普查,在深圳共发现了550余座碉楼,据相关称,深圳碉楼基本上是本土风格,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观澜据说有114座碉楼,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期,这些充满故事的古建筑俨然已成为观澜历史的一部分。可就在前日傍晚7时许,坐落于观澜松元厦社区一待开发工地上的一栋碉楼却轰然倒塌。
倒塌碉楼已成一片废墟。
事发地点位于观澜办事处松元厦社区工作站旁边的工地上。昨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在这块工地上矗立着3座碉楼,旁边便是倒塌的碉楼废墟,大量砖块和木头散落一地。记者注意到,3座没有倒塌的碉楼基座明显有后期加固的痕迹。
据家住在工地旁边的居民介绍,前日下午大约三四点钟左右,该下了一场暴雨,傍晚大约7点左右,突然从工地上发出一声闷响。随后,他们从窗口看到其中一座碉楼已经倒塌。“这座碉楼大约有二三十米高,突然间就倒了,实在是太突然了。”
“这座建筑物实在是太老了,我们已经有了加固方案,你看其它三座已经加固了。”据称,已有一房地产开发商买下了这4座碉楼所在的地块准备开发安居房和。据开发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公司通过合法手续进场拆迁已经长达一年的时间,“这些碉楼也是公司花钱购买回来的,打算将这些碉楼做成景观或特色建筑供居民观赏的。”近期才开始对工地上的碉楼进行加固,已加固了3座,而倒塌的碉楼还没有来得及加固,就碰上了近期持续暴雨天气。初步调查的结果,是雨水侵蚀了碉楼的基座造成碉楼倒塌。
据了解,观澜留存至今的碉楼共有114座,它们分布在观澜的14个社区,办事处十分重视碉楼的文物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把这些碉楼确认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人员介绍,由于目前大多数碉楼仍属于私人物业,办事处文体也只能鼓励私人或指导开发商更好地保护年久失修的碉楼文物。
【相关阅读】
龙华再迎利好!深圳4号线或延至观澜牛湖
(来源:宝安日报)昨日,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焯民一行到访龙华(社区网论坛商铺)新区,并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立新,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志辉座谈。记者从会上获悉,4号线北延段有望向北延伸至观澜牛湖松元路。
座谈会上,立新首先向刘焯民一行介绍了新区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思路。立新表示,在新区要建设的“一个发展中轴、九个功能”战略重点中,将4号线向北延伸至观澜是重要建设内容。目前,位于4号线北延段沿线的龙华汽车产业城、观澜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希望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能够加快推动4号线北延段启动建设。
据悉,为了加快推动四号线北延段动工,新区日前专门委托市规土委龙华管理局(筹)对四号线北延段进行了前期研究。为了使4号线北延段限度地覆盖新区在观澜规划建设的功能,并为更多新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新区已向市相关部门建议将4号线北延段在原来规划的延伸至观澜古墟的基础上,再向北延伸3.1公里至观澜牛湖松元路,由原来规划的向北延伸6个站点增加至8个站点,增设高尔夫站及观澜东站两个站点。不过,关于4号线北延段的终建设方案还有待市相关部门研究决定。
刘焯民表示,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将与新区一起共同推动4号线北延段尽快动工建设,并通过建设好、运营好4号线北延段,参与到新区的建设事业中来,与新区携手共谋发展。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深圳北站遭遇"两难"尴尬:乘客打车难司机等客苦
(深圳特区报)深圳北站是深圳地区铁路客运站,有较为完善的公交站、站和的士站接驳。可是,乘客却抱怨在此打车太难——“久等”、“拒载”、“被拼车”,而的士司机也是一肚子苦水——“等客苦”、“生意差”、“不愿来”……
记者于近日在深圳北站走访调查,发现打车确实存在“两难”的尴尬境地,一些的士司机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委:北站离近以及开通列车不多,导致的士挣不到钱;的士站引导标识不够醒目;蓝牌车太多抢了生意,却没有人管。
偌大的的士站4条车道,只有一条车道上3辆车,没有乘客等车。
乘客
打车遭遇“久等”“拒载”“被拼车”
“每次从广州南到达北站才用了35左右,而等的士就要差不多一。”市民周先生经常往返于广州和深圳,每次在深圳北站打车成了他的“心病”。“打个车从楼上找到楼下,从楼下爬到楼上,车少人多,半个才来几辆的士,而等车的人排成长龙,高铁节约的时间都耗费在等车上,感到很无奈。”
无独有偶,网友“Lance本色”在微博称:“7月29日晚11点多,高铁晚点一个,龙华(社区网论坛商铺)线也停了,的士站内一群人排队打车,问题是一辆的士都没有!一个城市的大火车站半夜三更,无、无公交、无的士,去过各地30个大城市,竟然在我们的深圳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情何以堪!等了很久打电话叫了的士,零零星星来了几辆,但排成长队的人不容易‘消化’啊,大家集体拼的,每辆车必须坐满。”
采访中,不少有亲身经历的受访者都表示,深圳北站打车难的问题确实让人头疼,这地方有钱也打不到的士,经常要等半以上。白天如此,晚上更是难上加难,豪华漂亮的的士站几乎成了摆设。
由于打车难,不少乘客遭遇拒载和“被拼车”的尴尬。
“有一次晚上7点多到达北站,等了快一个才来一辆绿的,好不容易坐上了,司机还要拼车。”市民吴先生抱怨说,红的司机一听说去龙华都摇头不愿去,上了绿的,司机又拉了一个同方向的乘客,虽不愿意拼车,但不想再等,只好无奈接受。
延伸阅读:
的士司机
“等客苦”“生意差”“不愿来”
乘客抱怨的士少不好打,而的士站并非生意火爆。相反,的士司机也是一肚子苦水,觉得客少生意差。
“没钱挣,(的士)谁愿意来?”的士司机贺师傅向记者抱怨,北站大多是长途旅客,从武汉和长沙来的趟高铁是早上10点半和11点以后,之前基本没什么乘客;由于和公交分流客源,一趟列车多只有30个左右客人打车,有时还不到10个,等不到客只好空车离开。“我们都不愿意空车去北站,上次早上8点多到北站,等到10点多才有一个回市内的,根本划不来。”
深圳北站分东西广场两个的士站,西广场的士站上客区的士少,打车的人更少。下午5点左右,偌大的一个的士站仅停着七八辆红的,司机都下车围在一起聊天。“下午4点多过来,到现在过了一个,都没有等到一个客人。”一姓司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住在的晚班司机,这个时间段梅林关开始堵车,因为不想空车去市内,所以才到北站来碰碰运气,“下午5点10分有一趟武汉来的列车,5点20分有趟长沙来的列车,但都没有什么人来打车。”
记者注意到,从5点到5点40分,的士站只来了两个打车的旅客,每次一来,七八名司机就围上去,问去哪里要不要车,到将近6点的时候,有四五辆的士因等不了而空车离开,剩下几辆车还在坚守。
“270元的‘份子钱’加上200多元的油钱,得要四五百块。在这里等1,就是在亏钱,在关内1能赚个六七十元了。”师傅给记者算账道,白班的司机根本不会空车到北站等客,原因很简单,就是挣不到钱。他们到这里来,完全是因为他们都住在又是上晚班,才过来碰碰运气。
探究原因
客少黑车多的士不愿来
这边厢,乘客喊打车难,那边厢,司机反说等客苦。因打车难、选择公交和使得的士客源变少,由此导致的士更不愿来北站,从而使乘客打车越来越难,陷入一个怪圈。对于深圳北站打车为何“两难”,几位的士司机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委。
“一是深圳北站的位置离近以及开通的列车不多,导致的士挣不到钱;二是的士站引导标志不够醒目,很多人都不知西广场还有个的士站;三是蓝牌车太多来抢生意,却没有人来管。”的哥马师傅说。
“深圳北站刚开始试运营时,有很多出租车来,但时间长了,发现挣不了什么钱,就不愿意来了。北站,早上11点以后趟列车才到,晚上11点后就没什么车了,营运的时间比较短;北站每隔半才来一趟列车,还没有几个人打车,相比之下,客源少得很;还有,从机场到市内,一般打表都是七八十元,到罗湖就上百元了。而龙华离市内各区都近,拉一趟客才40多元,相比之下挣得太少。”几位的哥如是说。
有不少的哥表示,北站的的士站标志设置不够醒目也是原因之一,“在AB4个出站口,50米范围内都没有指示标志,是西广场的士站,不是住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站,到西广场雨亭上才看到很小的指示牌。”记者走访时也发现,广场上的士站引导标识确实太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蓝牌车太多、抢客,严重影响到正规的士营运。“致远中路和新区大道停靠的蓝牌车加起来有五六十辆,也有的停在广场出口,运管执法在旁边看到都不管,我们停在出口就会被拍照,蓝牌车停在那里却没事。”的哥还向记者透露,蓝牌车宰客离谱,例如从北站到松岗打表大约160元,蓝牌车开口就是300元;去机场打表110元,蓝牌车也会要300元,“一般都会要价,太黑了,一些乘客不知道就被宰了。”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