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银行风险迫在眉睫 放松限购没那么可怕?

和讯网  2014-04-05 10:14

[摘要] 近日,多地呼吁楼市限购松绑的消息此起彼伏。冷眼人一看,这不又是开发商攥土地财政小辫的戏码么?

这段时间,多地呼吁楼市限购松绑的消息此起彼伏。冷眼人一看,这不又是开发商攥土地财政小辫的戏码么?

为什么要放开限购呢?土地财政固然是地方政府的软肋,但细观近期一系列房地产风波,银行的风险似乎更迫在眉睫。

温州(楼盘)的情况为典型,其市长陈金彪称,温州的资金很多都沉淀在房地产上,房价一旦断崖式下跌,抵押物就会缩水,银行就会产生坏账,信贷投放无法增加,实体企业就融不到钱。

温州谋求差异化调控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整个实体经济资金链和担保链的解套。

这种风险已经足够引发高层的重视,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预警,温州三年前均价跌20%,坏账猛升20%。

海南(楼盘)房地产崩盘,几大银行的负债率、坏账率到60%-70%的水平,这个风险不能小觑,而中国是有能力有机会“拿时间换空间”来避开房地产泡沫的。

拿时间换空间、避开房地产泡沫,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表述了,全面深化的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以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甚至税收制度改革代替土地财政将是旷日持久的过程,而房价的下跌是个螺旋式的过程,银行等不及,地方政府也等不及。

目前,中国有接近50个限购城市,其中房价收入比超过8(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标准为4-6)的有20个城市,风险较大,这些城市放开限购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其他20多个限购城市有没有可能脱离这个强势的手段呢?

不同意放开限购的观点认为,此时放松限购等于是纵容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鼓励投机买房,房价报复性反弹,楼市重回年代,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我们认为,拯救土地财政和挽救银行风险,只能说是放开限购的一个契机,但限购并不需要对这两者负责。限购目前是楼市销售的阻碍,同时也是与新一届政府市场化调控思路相悖的手段,它不断塑造着一种预期,即房地产需求其实旺盛,只要放开限购楼市就会。

而实际上,2008年并没有限购,房价仍然下跌了,市场完全有力量让房价回归。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房地产调控中,消解房价预期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共有产权房的大力推广有效增加了中低价位住宅供应,有助于平抑房价;比如对两套住宅贷款的去化,可以有效抑制者;又甚至互联网金融有效拓展了渠道等等,这些市场化的手段也许没有限购立竿见影,却是更聪明、更长久的做法。

我们认为,限购本身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调控手段,让它退出导致的政策缺位必然需要政府付出更多的智慧填补。

目前政府需要做的,是继续积累和深化市场化调控手段,在真实供需的情况下,房价的涨跌、开发商的壮大和陨落、银行风险的呈现和防范,才是一个经济体真实而有价值的过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