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记者昨日从市局获悉,《深圳市学前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下称《行动计划》)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印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普惠园覆盖率达60%以上,全面覆盖有条件的社区,规范化幼儿园保持在95%以上。
记者昨日从市局获悉,《深圳市学前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下称《行动计划》)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印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普惠园覆盖率达60%以上,全面覆盖有条件的社区,规范化幼儿园保持在95%以上。
2017年普惠园覆盖率达60%以上
《行动计划》指出我市学前坚持公益普惠方向,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以普惠园为主体,以财政定向奖补为调控手段,构建起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公共服务体系。
据记者了解,该《行动计划》是推进学前可持续发展、继续促进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行动计划》提出每年新增约70所幼儿园、2万个幼儿园,学前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残疾儿童学前毛入园率达85%以上。到2017年,普惠园覆盖率达60%以上,全面覆盖有条件的社区。到今年年底,幼儿园教师学历100%达标,完成一轮园长、教师全员专业培训。到2017年,大专以历的幼儿园教师达60%以上,建成20个学前名师()工作室,培养、引进100个名园长、1000个名教师。2015—2016年,支持每个街道至少创建一所特色示范园,构建覆盖全市的学前品牌示范辐射网络。到2017年,规范化幼儿园保持在95%以上,省、市一级幼儿园比例达60%以上。
开展非营利性幼儿园试点
在多元办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上,《行动计划》提出今年开展非营利性幼儿园试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幼儿园,鼓励现有普惠园转为非营利性幼儿园。到2017年,初步形成营利与非营利性幼儿园分类管理格局。
我市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股份制、混合制、合伙制等方式举办幼儿园,鼓励幼儿园通过联合办学、品牌连锁、委托管理、名园办新园等方式扩大资源,促进学前多元化办学、多渠道投入、多样化发展。推进以事定费的新型公办园办学模式,研究制订新型公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引导现有公办园逐步向新型公办园转型。新型公办园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进行登记。
在规范居住区配套政府产权幼儿园管理上,《行动计划》指出居住区配套政府产权幼儿园应优先办成普惠园、公办园或非营利性幼儿园。在满足普惠性学前需求的基础上,对居住区配套政府产权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