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圳一下雨就被淹 内涝主要有七大原因

深圳新闻网  2015-07-27 09:36

[摘要] 7月24日,受高空槽和加强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市自西向东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这一轮强降雨造成全市30余处水浸,但并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

7月24日,受高空槽和加强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市自西向东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这一轮强降雨造成全市30余处水浸,但并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今年汛前应急整治措施很多已在发挥效益,但许多老积水点的解决尚需要系统建设和时日。在内涝整治单纯依靠建设排水管网、加强排水系统管理等“传统疗法”难以适应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市将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推动城市防洪排涝从单纯依靠排水设施外排雨水向雨洪全过程管理转变。

各项排涝应急措施初显成效

据了解,根据2011年三防资料统计普查,全市共有内涝、积水点268处,经市政府协调,在大运会前有效解决了市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道路水浸、排水不畅等问题110多处。但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台风暴雨过程中又有170余处区域、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目前针对这些区域的整治工作正在开展,截至今年7月,各项排涝应急措施已基本完成,发挥了效益。

例如,5月11日暴雨中,福田区莲花山西侧新洲路显著水浸。该路段积水原因是由于莲花山,莲花山上大量雨水倾泻下来。但新洲路一侧雨水收集排水管道1只能承载50毫米左右的连续降雨量,一旦超出,山体下的洪水无处可去,就会倾泻到路面上。

按照汛前应急整治措施安排,该路段周边新建了规格为1.5米×1.2米×210米的截洪沟,已经在日前完工。工程有效分流了莲花山上汇集的雨水,减轻了原有新洲路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再关山月美术馆西侧道路雨水管、红荔西路段箱涵清淤等工作,此次暴雨过程中新洲路的积水和交通拥堵情况显著改善

又如,人口和建筑稠密的布吉吉华路几乎是逢雨必涝。此次该易涝区应急整治工程在吉华路增设了路面排水口,完善了排水管道接驳,并进行了清疏工作。在24日这场暴雨中,积水情况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7月24日,受高空槽和加强的西南季风影响,我市自西向东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这一轮强降雨造成全市30余处水浸,但并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今年汛前应急整治措施很多已在发挥效益,但许多老积水点的解决尚需要系统建设和时日。在内涝整治单纯依靠建设排水管网、加强排水系统管理等“传统疗法”难以适应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市将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推动城市防洪排涝从单纯依靠排水设施外排雨水向雨洪全过程管理转变。

各项排涝应急措施初显成效

据了解,根据2011年三防资料统计普查,全市共有内涝、积水点268 处,经市政府协调,在大运会前有效解决了市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道路水浸、排水不畅等问题110多处。但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台风暴雨过程中又有170余处区域、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目前针对这些区域的整治工作正在开展,截至今年7月,各项排涝应急措施已基本完成,发挥了效益。

例如,5月11日暴雨中,福田区莲花山西侧新洲路显著水浸。该路段积水原因是由于莲花山,莲花山上大量雨水倾泻下来。但新洲路一侧雨水收集排水管道1只能承载50毫米左右的连续降雨量,一旦超出,山体下的洪水无处可去,就会倾泻到路面上。

按照汛前应急整治措施安排,该路段周边新建了规格为1.5米×1.2米×210米的截洪沟,已经在日前完工。工程有效分流了莲花山上汇集的雨水,减轻了原有新洲路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再关山月美术馆西侧道路雨水管、红荔西路段箱涵清淤等工作,此次暴雨过程中新洲路的积水和交通拥堵情况显著改善

又如,人口和建筑稠密的布吉吉华路几乎是逢雨必涝。此次该易涝区应急整治工程在吉华路增设了路面排水口,完善了排水管道接驳,并进行了清疏工作。在24日这场暴雨中,积水情况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内涝主要有七大原因 解决须靠综合防涝系统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62%的城市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暴雨内涝。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在深圳市防洪防潮主体工程体系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暴雨期间城区局部内涝成为2008年以后深圳市暴雨防御面临的主要问题,且越发凸显。分析内涝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

1、开发建设大面积改变下垫面条件;

2、部分区域地势低洼;

3、排水管网不完善;

4、部分地区山洪截流系统不完善;

5、沿河区域受洪潮水位顶托,排水不畅;

6、人为堵塞、损坏排水管网以及偶发因素导致管道淤积、堵塞;

7、内涝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在极端暴雨频发的背景下,我市的积水内涝问题反复出现,反映出内涝整治单纯依靠建设排水管网、加强排水系统管理等“传统疗法”已难以适应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我市有关部门将在持续加大现有内涝点整治力度的基础上,以贯彻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推动城市防洪排涝从单纯依靠排水设施外排雨水向雨洪全过程管理转变。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建设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目标,落实“源头控制、中途蓄滞、末端排放”原则,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完善我市雨水“蓄、渗、净、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可持续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减轻河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