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国内发生数起“电梯吃人”“电梯伤人”事故,我市已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迅速启动全市范围内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发现违法行为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近国内发生数起“电梯吃人”“电梯伤人”事故,我市已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迅速启动全市范围内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发现违法行为的将依法予以查处。市安委办提醒市民,搭梯别低头看手机,要小心长裙洞洞鞋,要留意扶梯上易“咬人”的4个“老虎口”。
电梯每15日至少一次维护保养
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内,一名乘客从自动扶梯驱动站上方掉进梯级与防护板之间,卷入运行的梯级中死亡。经初步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扶梯前沿板与检修盖板之间连接松动,致使其中一块盖板受力发生翻转。
日前,我市已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迅速启动全市范围内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要求各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台进行一次针对性检查,重点检查设备的检修盖板、楼层板、防护挡板以及梳齿板等,发现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安全防护和疏散引导;市特检院立即对全市安装使用的苏州申龙公司生产的自动扶梯检修盖板、楼层板、防护挡板以及梳齿板等进行一次风险排查。同时应结合今年我市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对其他品牌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使用、维保单位限期整改。
据了解,目前深圳共12万部电梯,并且每年还以8%~1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有自动扶梯近万台,自动人行道数百台。深圳于2013年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要求电梯建立维护保养档案,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4年;电梯每15日不得少于一次维护保养。
搭梯别看手机
小心长裙洞洞鞋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电梯事故并非由于机器故障,而是因不文明行为或乘梯者疏忽大意而引起的。如今关于乘坐电梯的隐患是看手机,不少人搭乘电梯时还低头看手机刷微信,是不安全的行为。
市安委办提醒,乘坐自动扶梯“五要两不要”:一要系紧鞋带,留心松散、拖曳的服饰,扶梯上易“咬人”的“老虎口”有4个:扶手带入口、梯级入口、两个梯级之间、梯级的两边,这些地方有间隙,穿长裙的女士和穿洞洞鞋等软材质鞋的小朋友一定要远离,以防被“咬”;二要按顺序依次搭乘,勿相互推挤;三要注意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勿踩在2个梯级的交界处,以免摔倒;四要面向梯级运动方向站立,一手扶握扶手带,以防因紧急停梯或他人推挤等意外情况摔倒;五是离开时,要顺梯级运动之势抬脚迅速迈出,跨过梳齿板落脚于前沿板上,以防绊倒或鞋子被夹住。一不要将鞋子或衣物触及扶梯玻璃或缝隙处;二不要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口处逗留。
搭乘轿厢式电梯要“四看”:一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二看有无安全标志;三看是否超载;四看运行是否正常。乘客进出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箱地板与楼层是否平齐,如果不平,说梯存在故障,应及时通知电梯使用单位。同时,还要“四不”:一不顶阻电梯门;二不随便按应急按钮;三不开门运行;四发生火灾时不乘坐电梯。
乘坐扶梯
留意红色救命按钮
在乘坐扶梯前,务必留心一个救命按钮:紧急停止按钮。当手扶电梯上的乘客遭遇危险时,他人迅速按下紧急停止按钮,电梯就会停止,该按钮有嵌入式、凸出式等,但都为醒目的红色。
假如搭乘轿厢式电梯发生故障被困,记住应急“四部曲”:一、保持镇定,不要自行向电梯外翻爬;二、找到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向外界求救;三、查看电梯内部是否提供求救电话,拨打该求救电话向外求救;四、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后,应该在电梯内静待专业人员救援,电梯平层后在指导下快速离开电梯。
不少市民害怕发生故障的电梯会坠落,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国家对电梯用的钢丝绳有专门规定,一般电梯都配有4根以上钢丝绳,电梯还有一套防坠落系统,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底部的缓冲器,具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不会发生坠落危险。有市民关心被困电梯到底会不会闷死人呢?据了解,即使困梯时通风系统是正常通风的,没有窒息危险。
此外,深圳特种设备安全基地已经建成,位于罗湖人才市场的深圳市安全基地二楼,参观者可以通过模拟各种不安全、不规范的乘梯行为,体验各种危险甚至伤害后果,面向市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可预约前往参观。
典型案例:
●一、2015年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内,一名乘客从自动扶梯驱动站上方掉进梯级与防护板之间,卷入运行的梯级中死亡。
●二、2015年7月27日,广西梧州一名1岁多幼童被卷入商场扶梯,左手臂致残。
●三、2015年7月30日,杭州市下城区新华坊小区发生一起电梯事故,一名女大学生被夹电梯中身亡。
●四、2015年8月2日,上海长宁区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一名商场保洁工被自动扶梯夹住腿部,电梯随后停止了运行,但其左小腿仍被死死夹住,后被送医急救,因伤势过重已做截肢处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