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争当全面对标深圳排头兵 抢抓机遇实现发展大跨越

惠州日报  2016-11-18 09:10

[摘要] 惠阳区位明显、交通四通八达、 环境优良,是深圳产业外溢外迁之地。

惠阳区位明显、交通四通八达、 环境优良,是深圳产业外溢外迁之地。

惠州机场开通助力惠阳加速发展。

惠阳区委书记胡斯平在演示会上谈惠阳对标深圳的。

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在演示会上谈惠阳承接深圳产业转移。

▲厦深铁路惠州南站是惠阳对接深圳的重要轨道交通枢纽。曹桂平 摄

▲惠阳区全面对标深圳推进 “双十”战略演示会现场。

清晨6时30分,太阳从厚重的云层中“探头”,从亚公顶森林公园上缓缓升起,一列“和谐号”列车从厦深铁路深圳北站开出,不到半个,这趟列车就停靠在惠州南站。晚上8时,入夜后的淡水城区街道热闹非凡,品尝了客家特色美食,再次乘坐“和谐号”列车,半个即可从淡澳河畔返回深圳北站。

随着深圳14号线惠阳段与深圳段同步规划建设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深圳、惠阳同城的经济圈、生活圈、休闲圈逐步形成,届时两地人流量、物流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圳实施“东进战略”,各类要素资源向东部地区转移布局。与之相邻、东进外溢首站的惠阳区在接受“东进战略”辐射带动上占尽了天时地利,迎来了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

惠阳区作为全面对标深圳桥头堡,11月16日在惠阳体育会展举行了惠阳区全面对标深圳推进“双十”战略演示会,向该区党代表、代表、政协委员和受邀嘉宾,介绍惠阳全面对标深圳的工作思路。该区提出,要在战略上紧贴、策略上跨越、战术上“强内功”,实施“双十”战略(打造十个百亿产业园区、十个产城人融合)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提供大量配套完善的产业用地,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争当惠州全面对标深圳排头兵。

深圳东进

“东进战略”涉及 1.6万亿元

今年5月,深圳发布“东进战略”,明确提出将深圳东部地区打造成为创新能力、产业层级、资源要素汇聚、产城深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深圳发展第三极,成为深莞惠经济圈(3+2)的核心枢纽。

深圳提出“东进战略”构想,主要有“三重目标”:一是重点发展深圳东部地区,主战场在龙岗、坪山、盐田、大鹏等地,解决深圳内部“西重东轻”的布局问题;二是加快推进深圳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向东延伸,推进深莞惠经济圈(3+2)繁荣发展;三是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辐射带动粤东粤北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沿海区域发展,开拓未来发展新空间。

应邀参加演示会的深圳市发改委区域合作处处长卢文彬介绍,深圳“东进战略”涉及 1.6万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 约5672亿元。按照项目建设条件,深圳梳理出355个重点项目,包括117个建设项目、150个前期项目和60个规划研究项目。对于战略通道、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优先安排、提前开工。

1.6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当年深圳改造罗湖2500亿元、蛇口600亿元、前海4000亿元、深圳北站2000亿元,加起来只有9100亿元。如今,深圳大手笔投入1.6万亿元,计划把深圳东部按照城标准来打造,推进深圳全域化。

深圳实施“东进战略”的近期重点是实施“小东进”———加快深圳东部地区发展;但从长远看,“大东进”———深圳向东发展势不可挡,必然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竞争态势

惠阳占尽天时地利同时面临挑战

“惠阳深圳东部,是深圳向东外溢发展的站,在接受‘东进战略’辐射带动上占尽天时地利。”惠阳区委书记胡斯平在演示会上说,在深莞惠经济圈(3+2)区域一体发展定位中,惠阳面临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处于区域竞争有利地位,同时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不能盲目乐观、坐等其成,必须争分夺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让我们看看相邻的东莞,率先发力抢抓深圳“东进战略”机遇,聚力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吸引了华为等重量级企业发展,实现手机产业迅速崛起。

河源在对接“东进战略”上提出实施“南融行动”,致力于打造深莞惠产业发展“大腹地”、物流运输“大基地”、生活“菜篮子”、生态环境“守望者”和社会功能“延伸区”。目前,深圳在河源建立了7个产业转移园区,河源60%以上的规上企业来自深圳,单是中兴通讯生产研发基地项目,2020年全面竣工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由中兴通讯项目带动的关联产业产值有望5年再造一个河源。

汕尾以深汕合作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实施“西进计划”,举全市之力支持合作区发展,吸引了比亚迪、创维、海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比如,比亚迪一期项目(占地432亩),预计全部建成后年产值超100亿元,目前该项目每天生产24辆电动大巴,年内有望实现税收1.5亿元。

三大策略

战略上贴紧策略上跨越战术上强内功

深圳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逼近50%,未来发展离不开周边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持。

目前惠阳的土地开发强度只有17.8%,未来五年可用土地资源达7378.34万平方米,相当于46个深圳华为的用地面积。2013年以来引进的302宗产业项目,有213宗来自深圳,占比达70.53%。

胡斯平说,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深圳企业向惠阳拓展的高速增长期,深惠两地产业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全面对标深圳,前有标兵(东莞),后有追兵(河源、汕尾)。惠州各县(区)提出了各自对标深圳的举措,而作为全面对标深圳的桥头堡,惠阳应该怎么办?惠阳区委、区政府在演示会上给出了答案:抢抓机遇,在战略上贴紧、策略上跨越、战术上“强内功”。

———战略上贴紧,融为一体。随着深圳14号线惠阳段与深圳段同步规划建设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深惠的生活、就业半径将大幅扩大,深惠人流量、物流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深惠同城的经济圈、生活圈、休闲圈也将逐步形成。

———策略上跨越,主动出击。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过程,是各类要素资源向东部地区转移布局的过程。如华为、比亚迪等位于深圳东部的项目直接跨过惠州其他地方,惠阳也可凭借资源、成本等方面的比较,有、有希望跳过深圳东部地区,跨越承接深圳要素资源的发展。

———战术上“强内功”,筑巢引凤。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惠阳必须考虑对接质量问题,想方设法放大溢出带动作用,让深圳更多产业、人才、资金、技术惠阳。一方面是提供大量配套完善的产业用地,解决能不能接住、接不接得好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提供完善的市政设施和创造高水平的生活环境,解决愿不愿意来、留不留得住的问题。

“双十”战略

未来五年重点推进五大任务

惠阳作为深圳的邻居,区位明显,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土地开发强度较低, 环境持续优化,是深圳产业外溢外迁的之地。如何让深圳东进溢出的产业、人才、资金、技术加速流入惠阳?

惠阳区提出,未来五年全面对标深圳重点推进五大任务,即共建交通互联网、共建产业生态圈、共建绿色智慧城、共建协同创新圈、共建幸福生活圈。推进这五大任务就是以“双十”战略为载体,改造升级产业用地,改善提升城市生活环境,用好的平台和环境,吸引金凤凰筑巢,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

打造十个百亿元产业园区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惠阳工业园区建设存在“散、乱、小”等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所在,即地处珠三角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仅17.8%,建设用地挖潜空间较大。

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在演示会上说,迎接深圳东进,首先要腾出发展空间、腾出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让深圳的人才、资金、项目进来。目前惠阳尚无高标准规划、统一 建设、专业化运营管理、能有效提供产业公共服务、产城融合发展的园区平台,亟需盘整开发出有效土地承接深圳项目。

为提升园区建设发展水平,打造高水平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惠阳区决定在全区建设十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即按照“一镇街一产业园”思路,规划建设淡水、秋长、三和、沙田、新圩、镇隆、永湖、良井、平潭等9个产业园,另外在秋长岭湖和三和象岭区域,全新规划建设象岭创新产业园。

当前,惠阳正着力推进园区建设从工业集聚区向产业园区转变。一方面,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和城市功能,建设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石、产城融合的新型产业新城。

“惠阳力求通过建设十个百亿元产业园区,提升土地集约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规模辐射效应强、企业集聚发展的新型现代产业园区,力争到2020年,十个产业园区产值均超百亿元,成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全区工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刘光滨说。

目前,秋长、三和、新圩等产业园区已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目标,其中秋长产业园去年工业产值190亿元,有望2020年成为惠阳产值突破500亿元的园区;三和产业园有望明年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

建设十个产城人融合

早在2012年,惠阳区就开始加强规划编制,推进“四规合一”工作。该区在推进多种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谋划制定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空间布局、改造更新城区、推行新区拓展、优化城市空间架构。

通过完善规划编制,惠阳初步梳理出25个条件比较成熟、可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初步估算总 约400亿元。这些PPP项目分布全区各镇(街道),项目建设内容涵盖“双十”战略有关新型产业园区和产城人融合建设的基础市政配套工程、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公园升级改造工程、高压线迁改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和土地整理工程等。其中,白云新城、白云南、石桥三个PPP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本月下旬可实现资格预审挂网,其余PPP项目已启动前期论证工作。胡斯平说,这些PPP项目大多分布在与深圳、大亚湾交界区域,实施后将疏通全区市政道路,形成环状封闭路网,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和产业项目配套 环境,为全面对标深圳提供重要的基础配套条件。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推进PPP项目应充分考虑其适应性、物有所值、财政可承受力,合理适度、积极稳妥推进PPP项目,防范出现新增政府债务。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比例,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

惠阳区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封闭运营,只用内增量买单,这个原则可保障政府现有存量不受影响,从而保障原有的运作和支出不受影响;二是只用土地买单,不动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而且以收定支、有收才有支,这样可以不突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还能不新增政府债务;三是双兜底+产业,确保政府不但零风险,而且土地在足够买单的情况下还有可观的盈余。PPP项目整理出来的经营性土地必须以“招拍挂”形式公开竞价出让,并按照国土管理相关规定和程序设置兜底价。

胡斯平说,这些PPP项目条件可以说有些苛刻,但惠阳区位明显,仍有数十家 企业对 惠阳产生浓厚兴趣。

十个百亿产业园区

●淡水产业园

●秋长产业园

●三和产业园

●沙田产业园

●新圩产业园

●镇隆产业园

●永湖产业园

●良井产业园

●平潭产业园

●象岭创新产业园

十个产城人融合

●秋长新塘

●秋长岭湖———象岭

●永湖新城

●镇隆北部新城和区

●平潭川龙岛

●良井新城

●沙田

●新圩南部新城

●淡水特色小镇

●新桥东

对标深圳五大任务

《惠阳区全面对标深圳行动实施方案 (2016~2020年)》(草案),提出了2016~2020年惠阳对标深圳重点推进的五大任务。

1.共建交通互联网:整合区

域内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资源,实施地方道路 “大动脉”建设,加快构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2.共建产业生态圈:围绕深圳

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吸纳深圳创新要素和产业外迁外溢,着力构建与深圳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3.共建绿色智慧城:按照深

莞惠经济圈(3+2)环保合作相关工作部署,深化实质性区域协作,提升环保治污成效,建设生态绿城。

4.共建协同创新圈: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吸纳和承接深圳创新要素,积极构建深圳———惠阳创新合作体系。

5.共建幸福生活圈:加大中

心城区、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缩小与深圳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深惠人民共享区域一体发展成果。惠阳区计划投入3个“亿元”优化提升城市环境,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投入1亿元打造城市休闲慢行区。第二,投入1亿元主要用于优化城市管理。第三,投入3亿元主要用于打通城区连接路,计划分3~5年推进25条城区连接路建设,总 约9.79亿元(不含征拆费用),其中首期建设滨河北路东段、云新大道等9条, 约2.9亿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