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轨道交通五期开工建设,共计有15、17、19、20、22、25、27、29、32、10东延和11北延等11条线路。这将使深圳的地铁网络覆盖全市85%的重点区域和80%的先进制造业园区。新的线路规划将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优化轨道交通供需结构,支持重点区域的高标准建设,加强公共设施的连接,提升城市的生活幸福指数。
深圳市轨道交通五期工程近期顺利开工建设,这是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实现的。其中,15号线计划6月底前开工建设,17号线一期、19号线一期、20号线二期、22号线一期、25号线一期、27号线一期、29号线一期、32号线一期、10号线东延和11号线北延等10条线路将按照“成熟一条、开工一条”的原则加快推进。这些线路的规划总长达185.6公里,总投资金额达1952亿元,数量及里程均创深圳历史之最。
深圳已经开通运营了16条地铁线路,总计长度达547公里。这次五期规划将进一步完善深圳的地铁网络,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服务。其中,19号线和32号线将大大提升东部坪山、大鹏片区的地铁服务,15号线、20号线和29号线将进一步完善西部宝安、前海片区的地铁网络,10号线东延和11号线北延将打通深莞两市之间的交通障碍。这些新线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深圳的跨市轨道交通联系,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
除了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外,五期规划还着重支持重点区域的高标准建设,为先进制造业的布局提供支撑。深圳规划布局了21个重点区域和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这些区域将成为人才和资金的聚集地。新的地铁线路将发挥交通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为城市重点区域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此外,五期规划还将加强公共设施的连接,提高民生幸福指数。新的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大医疗、文化、教育、体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的覆盖范围,推动全域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例如,17号线将覆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5号线将覆盖香港中文大学医院,19号线将覆盖坪山高中园,27号线将覆盖南方科技大学和大学城体育中心等。
深圳地铁五期规划的建成将使全市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831公里,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五位。这将为深圳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高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