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
地标。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缩短了深圳与中山之间的车程。该工程凝聚了同济校友的智慧与奉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

深圳到中山的跨江通道,现在正式通车了。这个被称为“深中通道”的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大交通利器,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攻克了许多世界级的技术难题。过去深圳到中山开车需要近两小时,现在通过深中通道,只需要30分钟。这条路凝结了许多同济大学校友的心血与智慧,从项目指挥长、管理中心主任到总工程师,都是同济的优秀校友,大家齐心协力,为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东交通集团的党委书记邓小华曾是同济大学的学生,他亲自推进深中通道的建设,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而深中通道的建设指挥长陈伟乐,从项目筹备到最终通车,全程参与其中,他带领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管理中心主任宋神友则为这个项目奉献了14年时间,带领团队攻关,创新技术,为深中通道的顺利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深中通道不仅是一条连接深圳与中山的重要通道,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的一大亮点。它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车程,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流的运输。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凝聚了许多同济大学校友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确保了项目高质高效的完成,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工程技术的先进水平,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深中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连接人与人、城与城的重要纽带。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工程,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