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深圳
二手房市场创下新高,成交量达4573套,但
成交价格却跌至5.9万元/平方米,创下近三年最低。
新房市场却表现不佳,成交量下滑。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深圳二手房市场在7月份表现异常抢眼,成交量达到了4573套,创下近三年的纪录。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成交价格却跌至每平方米5.9万元,比去年同期低了约1万元。虽然成交量大幅上升,但价格的下滑还是让不少业主感到失望。
今年以来,深圳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一直稳定在4000套左右,从3月的3840套到7月的4573套,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与此同时,房价走势却不容乐观。根据乐有家的数据,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价为5.9万元/平方米,比去年的6.96万元/平方米下跌了不少。挂牌价同样下滑,最新业主挂牌价也降到了6.74万元/平方米。价格的下滑影响到低总价房源的成交,7月份60.7%的成交房源价格低于500万元。
新房市场则表现不如人意,7月份的新房住宅成交量为2626套,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17%。尽管市场上有一些热盘推出,但整体市场表现依然低迷。新房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且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新房市场竞争力减弱。三季度,深圳预计还要供应近1.5万套新房住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可以看出,深圳二手房市场在成交量方面表现非常亮眼,创下三年来的新高,但价格却出现了明显下滑。这种量升价跌的现象反映了市场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市场需求依然旺盛,这从高成交量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市场观望情绪增强、部分业主急于出售等。
新房市场的表现则更加不稳定,尽管有热盘推出来吸引购房者,但整体市场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新房的优势逐渐消失,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使得很多购房者更倾向于选择二手房。再加上大量人才房、安居房的供应,进一步分流了新房市场的刚需客源。
政策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渐显现。7月份的数据看似稳中有升,但背后并非没有隐忧。市场对于政策的依赖性很强,一旦政策效应减弱,市场便会迅速冷却。因此,未来的市场走势依然充满变数,购房者需要保持理性,不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