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红岗花园
小区启动自筹自建改造,签约率超90%。由于城市更新和棚改进展缓慢,
业主们决定
自筹资金进行改造。首次摸底调查达标,为后续项目申请立项铺平道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自筹自建或许是当前最切实可行的改造路径。

还记得今年6月,深圳罗湖红岗花园宣布要自筹资金进行旧改摸底调查吗?好消息来了!小区首轮摸底签约率超过90%,仅用28天就达成了这个目标。接下来,业主们将在街道办的指导下申请项目立项,具体的改造方案和资金问题还需政府协调。从2010年起,红岗花园就启动了城市更新意愿征集,2019年则开始了棚改意愿征集,但都未能实现。如今,这个楼龄近40年的老小区或将踏上深圳前所未有的改造之路。
红岗花园位于罗湖区清水河片区,最早的房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韶关钢铁厂职工的家属安置房。经过近40年的风雨,小区房屋普遍存在水泥块掉落、漏水、墙体裂缝等问题,甚至发生过因外墙脱落砸伤人车的事件。业主们看到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只能申请自筹资金进行改造,希望得到政府支持。8月12日,红岗片区旧住宅区自筹资金改造项目意愿征集工作正式启动,签约范围不仅限于1-7栋,其他楼栋的业主也参与了签约。
红岗花园自筹自建的模式确实面临不少挑战。首先,资金问题是个大难题,不是每个业主都有经济能力拿出大笔资金参与改造。其次,资金的监管和建筑质量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确保项目不出现烂尾是一大考验。此外,业主们的改造意愿和自筹资金的比例、外部资金的引入等问题都需要仔细研究和协调。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自筹自建可能是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尤其是在城市更新和棚改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我们也看到全国其他城市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杭州浙工新村、广州集群街2号楼等,政府对这些项目都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这些经验或许可以为深圳的红岗花园提供一些借鉴。未来,如果红岗花园能够顺利完成自筹自建,将为深圳旧住宅区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