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红岗花园
自筹资金改造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街道办的指导下,
小区业主们积极签约,首轮摸底达标,突破90%签约率。尽管面临不少挑战,但自筹自建或许是解决老旧小区问题的一条新路径。

还记得今年6月深圳罗湖红岗花园自筹资金改造摸底调查的消息吗?最新进展来了!小区第一轮摸底达标,短短28天内签约率就超过了90%。据业主透露,下一步将在街道办的指导下申请项目立项,具体的改造方案和资金安排还需要政府牵头协商。从2010年征集城市更新意愿,到2019年启动棚改意愿,红岗花园这个楼龄近40年的老小区,或将走上一条深圳未曾尝试过的自筹自建之路。
红岗花园位于罗湖清水河片区,最早的一批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韶关钢铁厂来深圳建设的家属安置房。经过近40年,小区内房屋普遍存在水泥块掉落、漏水、楼体裂缝等问题,甚至有几次外墙脱落砸伤人车的情况。2010年底,深圳市桂城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小区,进行更新改造拆除重建的前期工作,并于2011年7月成功申报立项。2011年底,桂城杰公司开始签约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但由于部分业主对公司资质和补偿比例存疑,直到2018年底仍未能达到城市更新要求的双百签约率,旧改项目因此搁置。2019年5月,红岗花园启动棚改前期摸底,据业主透露,签约率超过双95%,但后续进展缓慢,随着棚改暂停,通过棚改拆旧换新的希望几乎破灭。
红岗花园的自筹自建项目作为深圳的首例,能否成功引发了广泛关注。自筹自建模式虽然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业主的改造意愿是关键,其次是自筹资金的比例和外部资金引入后的财务平衡问题。住宅建筑面积增加是否可行,业主个人自筹资金是否有配套的融资贷款政策支持,这些问题都需要深思熟虑。从全国范围看,衢州江山永安里、杭州浙工新村、广州集群街等地的自筹自建案例为深圳红岗花园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深圳作为一座大都市,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项目的成败不仅关系到红岗花园业主的居住环境改善,也将为深圳其他老旧小区的改造探索出新的路径。业主们在自筹自建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不论如何,这步踏出的第一步已经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