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虽然看似和房地产行业关联度不高,但已有部分房企开始涉足,通过建设
产业园区、升级
住宅产品、寻找新业务机会等方式参与其中。本文将探讨房企如何在这一领域中找到发展机会。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趋势,依托低空空域进行飞行活动,涵盖了民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用。不仅如此,低空经济还包括运人、运货和特殊作业等多种场景,并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自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以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深圳作为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最大的城市,出台了诸多专项政策,并在2024年开始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此外,民航局也支持在江西、陕西、四川等地设立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推动低空产业的发展。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多个环节,应用场景丰富,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部分房企已经开始涉足低空经济领域。比如,华夏幸福通过建设新型产业园区,推动无人机设计制造等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华发股份则通过与华为、顺丰等企业合作,将AI科技植入住宅产品,实现无人机配送服务;美的置业则通过投资无人机数据服务公司,提升房地产开发与运营效率。此外,碧桂园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参股无人机公司,获取股权收益。尽管如此,房企在布局低空经济时仍需谨慎,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探索。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然而,房企涉足这一领域时仍需谨慎。一方面,低空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较高;另一方面,无人机等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仍不明显。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大举投资低空经济领域可能风险较大。
房企在涉足低空经济领域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比如,通过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引入相关企业,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取收益。与此同时,房企还可以将低空经济技术运用于住宅产品的升级,如无人机配送服务等,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总体而言,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但房企在涉足时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政策支持以及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布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房企新的增长点,但仍需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