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
房地产企业的拿地总额明显下降,市场整体呈现低温态势。然而,部分热点城市通过调整土拍规则和回收闲置土地,努力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像上海、深圳等城市,取消了土拍地价上限,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竞争。此外,政策也在支持房企通过收购
存量土地来
改善现金流。这些措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市场压力。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冷淡状态,房企们在土地市场上表现得较为谨慎,导致拿地总额比去年下降了38.1%。尽管整体市场依然冷淡,一些重点城市却在积极调整土拍规则以刺激市场活力。比如,上海和深圳取消了土拍地价上限,以吸引更多开发商参与竞拍。这些措施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但多数城市的土地仍以底价出让为主。
与此同时,多地还调整了容积率的计算规则,提高了实际得房率。合肥、昆明等地通过放宽阳台和露台的计容规则,提高住房的使用效率。青岛则允许架空层和下沉空间不计入容积率。部分城市还通过收回闲置土地为房企改善土地储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福州、广州等地通过回收未开发土地,以公共利益为由进行土地重新分配。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低迷状况促使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善现状。重点城市纷纷推出新的土拍规则和土地使用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取消土拍地价上限、优化容积率计算以及收回闲置土地等举措,旨在为房企创造更有利的投资环境。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政策调整效果较为明显,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然而,政策能否持续推动市场回暖,还需关注市场的实际反应和企业的投资信心。此外,央行支持房企收购存量土地的政策如果实施到位,将可能成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重要手段。总体来看,各方努力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挑战仍在,但政策的引导下,市场回暖的可能性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