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
房地产市场经过调整,核心城市的房价有所企稳。在9.26政治局会议后,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政策目标明确指向稳定楼市。预计2025年,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优化,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挑战中迎来复苏,需求释放和库存去化将成为关键因素。
购房者对房价和购房成本的预期
改善将助推市场回暖,但市场仍需面对土地缩量和资金压力等问题。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调整期,但在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后,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核心城市房价开始趋于稳定。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市场注入了积极信号。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稳楼市的基调,并为2025年的市场走势进行了定调。政策的持续发力有望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但整个市场的复苏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地供给减少、房企资金压力和较高的库存水平等。
展望2025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依然处于筑底阶段,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会下降约6%。市场的恢复节奏将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实,尤其是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收储存量房等措施的实施。此外,土地市场的调整压力仍然存在,房企在资金和库存压力下,短期开工投资的下行趋势可能难以扭转。
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政策的持续支持为市场带来了曙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优化和支持给购房者和开发商带来了信心。随着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需求有望被进一步激活。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和收储存量房等措施,如果能够有效推进,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购房者对房价和购房成本的预期改善,也是推动市场回暖的重要因素。然而,市场依然面临着土地缩量、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库存去化难度高等多重挑战,如何平衡这些问题将是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尽管如此,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市场各方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积极抓住机遇,顺应市场变化,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房企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购房者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购房,避免跟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