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政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示范样板,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并提升了区域发展水平。

深圳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不断创新,特别是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积极推动建筑业企业参与这一重要工程,特别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项目上,形成了示范效应。通过深入开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圳市的建筑企业不仅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还通过捐建模式加快了项目的实质性进展。多个已完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赤石社区道路硬底化、新园村雨水管安装等,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生活环境,还成为全省建筑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范例之一。
在这些项目中,不仅有央企的带头参与,还有国企和民企的积极跟进,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局面。以中铁建工集团为例,他们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河西岸的项目中,投入1200万元用于农房外立面美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此外,老龙坑村以及狮岭闲置地的多个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创意文化传承,进一步激发了乡村经济的活力。
深圳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创新举措,尤其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具体项目实践,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政企协同的模式,深圳不仅推动了本地建筑业的发展,还为全省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深汕合作区的项目从基础设施到文化传承,从环境美化到经济活化,都体现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尤其是“村企合作+政企共建”的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未来,深圳的这一发展思路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全国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后续的工程中,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项目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将是深圳需要面对的课题。相信在这样的实践中,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也能为深圳的企业走向全国积累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