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限价”住宅项目经历了从被限制到超越限价的变化。虽然市场供需关系改变,“限价”不再是参考标准,但一些项目仍因定价问题而难以入市。本文分析了深圳当前待售“限价”房源的现状和挑战,并对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春节后,深圳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势头。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显示,多个项目纷纷公示了最新的规划图,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坪山石井限价新盘“源著里”。该项目由深铁于2022年9月以11亿元底价购得,经过近两年半的筹备终获施工许可证,预计提供超过千套住宅。尽管如此,深圳的“限价”住宅市场仍然存在不少待售项目。据统计,目前全市有19个“限价”住宅尚未入市,坪山区占据最多。这些“限价”房源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其实际销售价格普遍低于限价,导致限价失去参考意义。
“限价”项目的入市速度各不相同,其中南山的深铁熙府和西丽的限价人才房地块尤为引人注目。深铁熙府项目总面积达61.9万平方米,人才房房源供不应求,而商品房因较高的限价而未能清盘。西丽地块则因开发商的财务问题多次法拍未果,项目迟迟无法推进。
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在限价政策的影响下,经历了不小的波动。从限价到如今的市场价低于限价,这一波动对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政策调控下,深圳的“限价”房源曾一度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然而,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这些“限价”项目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开发商面对限价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压力,有的选择降价促销以求快速回笼资金,而有的则选择继续等待市场转机。限价政策初衷是控制房价,避免市场过热,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限价房源的定价与实际供需脱节,反而阻碍了项目的正常销售。未来,如何更好地平衡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将是深圳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