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房产大象>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重磅!大深圳来了,惠州、东莞纳入,传递什么信号?

房产大象2023-12-20 17:35:51来自北京市
12月20日,广东省印发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由两地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
这也意味着,深圳都市圈正式出炉。
根据规划,深圳都市圈将加快构建以深圳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为副中心、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增长极的“一主两副一极”功能区。
计划到2030年,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到2035年,建成具有中国气派、世界水平的创新型、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深圳都市圈的范围与最初的十四五规划略有差别,一开始被纳入深圳都市圈的汕尾、河源等地被剔除,面积更是缩小到1.67万平方公里。
然而早在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对于都市圈发展就有定调:
我国都市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要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防止盲目扩张。
这也看来,深圳都市圈范围缩小属于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所谓都市圈,一般指的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1小时通勤圈,基本界定了都市圈的合理范围,大概50-100公里的半径,而地域面积一般都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
毕竟,将几百公里之外的县市,都划到强中心的都市圈,只有形式意义;将整个省都划成一个都市圈,也顶多只是概念的狂欢,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对于发展过程中深圳都市圈将如何破解住房难题,规划提出了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
文件内容较长,直接划重点:
1、优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推动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机制;
2、支持在东莞、惠州临深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推动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协同发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3、创新完善配套土地、财政等政策体系,探索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利益共享补助机制;
4、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试点工作,强化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共享,加大对都市圈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人群租购住房的支持力度;
5、推动土地供应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倾斜,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6、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以为下发布会记者问答实录节选部分:
问:深圳都市圈有多大?
答:深圳都市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土地面积约 16273 平方公里,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河源市和汕尾市部分区域。
问:深圳都市圈有多少人?
答:2022 年,深圳都市圈范围内常住人口 3415 万人。
问:深圳都市圈现有经济水平如何?
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深圳都市圈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密集区。2022 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约 4.9 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和广东省的 4.05%、37.96%,人均 GDP 达 14.3 万元,经济密度约 3 亿元/平方公里。
问:深圳都市圈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锋典范、开放包容的世界窗口。
到 2030 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实验室?
答:依托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实验室,创建以高水平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集群。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深海科技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跨区域产业组团?
答:河套―西丽湖―光明―松山湖创新产业组团;前海片区―滨海湾新区―翠亨新区临港临空经济组团;坂田―观澜―塘厦―凤岗―平湖电子信息产业组团;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潼湖―银瓶创新区装备制造产业组团;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坪山―龙岗―大鹏―惠城―博罗―龙门健康产业组团
问:深圳都市圈有哪些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答:深圳都市圈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国内领先,2022 年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约占全国的 8.7%、5.8%。初步建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滨海湾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问:深圳都市圈如何破解住房难题?
答: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优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推动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机制。支持在东莞、惠州临深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推动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协同发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