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大鹏所城600岁下水道用至今 100年来未见内涝

深圳晚报  作者:曾振文  2013-06-06 14:28

[摘要] 明清地下管网保存完好百年来从未发生水浸,大鹏所城600岁下水道沿用至今。

入夏以来,深圳接连畅饮“龙舟水”,不少低洼地区出现严重水浸。昨天12时45分,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消息,受雷雨云团影响,我市龙岗区龙城、坪地出现局地短时强雷雨,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而大鹏新区局部地区也遭到短时阵雨袭击。记者昨天冒雨走访位于大鹏新区的大鹏所城时,却惊喜地看到,同样是暴雨成灾的天气,大鹏所城却像雨中的芭蕉一样,雨触即泄。

作为深圳的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八景之首,大鹏所城几乎是每个初次踏足大鹏新区的人必游之处。不过,很多到访的游客,可能会忽略一个细节:大鹏所城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地下管网,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正常功用。

现象

100年来未见内涝

昨日记者走访位于大鹏新区的大鹏所城时,看到的大鹏所城是这一番景象:古朴的明清宅院内,露天雨井慷慨地盛接着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却未现涝情。城内依巷而走的排水沟里,雨水汇成河,汩汩而流。

记者这个“新发现”,在当地老百姓眼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远的不说,光这一百多年来,从没听说古城内发生过水淹的事。”鹏城社区居民赖继良说。

赖继良是清朝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第五代孙。他现在是古城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每逢刮台风下大雨的时候,古城新建村庄经常发生内涝,但古城不会。”他的话在古城内外的其他市民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沿海所城,大鹏为。”大鹏所城,古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该城平面呈方形布局,占地约10万平方米。除北门在清嘉庆年间被封塞外,东、南、西3个城门保存较好。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和正街等;主要建筑有清朝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振威将军第”、清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第”等10余座清代府第式建筑。因明清两代生活过十几个将军,故所城又享有“将军村”的美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