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发改委官员:中国城镇化必须防城市"亚健康"病

财经日报  2013-06-25 09:46

[摘要] PM2.5爆表、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危机……由于忽视环境承载力,忽视效率和公平,以及城镇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多数城市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PM2.5爆表、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危机……由于忽视环境承载力,忽视效率和公平,以及城镇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多数城市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战略策划部副主任郑明媚昨日在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足迹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城镇化已经出现了“亚健康”的病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如果中国的城镇化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将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总工程师董旭辉说。

“城市病”问题突出

根据联合国的测算,居住在城市人消耗着全球七成以上的能源。到2050年,全球将有70%以上的人成为城市居民。根据我国政府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到2030年,将有2.5亿农民进入城市。

“在中国,现在也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可以预期,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态足迹挑战。”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总监李琳说。

WWF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指出,中国是目前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大约是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表示:“近年来,很多地方调整了自身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指标,希望通过大干快上,加大土地开发强度,以带动地方经济。”他说,这种冲动,是把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当成了应急之举,会忽视基本面,也会让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脱离正常的轨道。

贵州省未来研究会研究员雷家驹介绍,我国城市化格局畸形明显,在东部每155公里一个城镇,西部平均1045公里才一个城镇。城镇分布密度是1∶14的差距,西部地区城市密度为0.22个/公里,平均为0.7个/公里,相差2倍多。特大和大城市少、中小城市多,体制障碍突破难。

“‘城市病’问题突出。”雷家驹说,在许多城市,产业尤其是工业集中,产业承载力低,产业结构畸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造成外来人口就地就业难、人口压力大、人口密度偏高,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劣化、“都市综合征”加剧等。

着名经济学家、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则担心盲目快速扩张的城镇化,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目前城镇化在一窝蜂而起,大量花钱占地,大量向银行贷款,这肯定会出问题。一个银行倒闭了就引发一连串的倒闭,一家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资金链就断了,风险巨大。”厉以宁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