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一轮课改 深圳初高中将逐步推行"走班制"

深圳新闻网  2015-04-24 07:31

[摘要] 昨日下午,《关于全面深化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显示,在深圳新一轮课改过程中,全市和初中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占其总课时的比例为7:2:1,面向社会的资源购买机制也将推出。

昨日下午,《关于全面深化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显示,在深圳新一轮课改过程中,全市和初中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占其总课时的比例为7:2:1,面向社会的资源购买机制也将推出。

深圳启动新一轮课程课改

课程是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001年,深圳市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并成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试验区;2004年,全市启动高中课程改革;2010年,深圳成为国家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在这期间,深圳课程体系从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方式以教为逐步转向以学为,管理方式从重管治逐步转向重服务,评价方式从重选拔逐步转向重发展。同时,《指导意见》指出,目前,深圳市中课程改革正步入“深水区”。从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整体规划与系统设计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与课程特色还需较强;考试招生、评价等配套制度有待深化。

“深化课程改革是切实提生综合素养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国家课程改革试点城市的内在要求。”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称,为全面提升中生综合素养,结合深圳实际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圳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并制定《关于全面深化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改革落点1

基础、拓展、特色课程比例7:2:1

叶文梓介绍,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面提升中生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艺术、体育、科技为特色,抓住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等五个环节。

《指导意见》显示,全市中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形成与中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等八大素养相配套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三类课程体。其中,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占、初中总课时数的70%,占高中的60%。拓展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深化,主要服务学生能力提升,以综合性课程为主,占、初中总课时数的20%,占高中的30%。特色课程由自主开发,主要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占、初中和高中总课时数的10%。

据市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全市中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后两者占总课时的30%。“全市和初中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占其总课时的比例为7:2:1”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深圳提出。

另外,《指导意见》显示,加强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是深圳今后几年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为此,深圳将制定《深圳市中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对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实施绩效良好的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践行奖励,并纳入中办学水平评估统一考核。

除此之外,生的实验内容也将逐步纳入初中考试之中,深圳还将制定和实施中艺术、体育和科技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品牌项目和特色项目。

改革落点2

将推进“走班制”

“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基本重要的学习方式贯穿、初中和高中。”《指导意见》规定,新一轮课改将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其中,阶段学生要完成10个探究性课题,初中、高中阶段各完成10个研究性小课题。

《指导意见》显示,深圳还将推进“走班制”。支持有条件的初、高中开展“走班制”试点,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分制,逐步改革单一班的管理模式,推进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模式,让学生选择教师,选择模块、层次与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014年,市局正式开展中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出台中生综合素养指导意见和系列配套实施计划,启动学生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学业质量及问卷调查,测试各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并对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学生负担、师生关系等进行分析评价,促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

昨日发布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圳每两年将对全市各区进行“区域阳光评价”,主要测评各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并对各区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制度创新、均衡水平等进行分析评价,该评价结果将定期发布。

改革落点3

将向社会购买课程

“课程改革不只是的事,也是政府、家长、社会的事。”叶文梓强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希望能形成政府牵头、为主、家庭支持、社会参协同推进的路径。

而《指导意见》显示,深圳将构建面向社会购买课程机制和奖励机制。“设立社会课程评价认定委员会,对社会课程进入课堂进行认定,建立课程库,发布课程目录,统一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购买需求大、质量高的社会课程,有关部门还将给予配套的经费补贴。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挖掘、社区及其社会资源,共开发了5047套校本课程,包括学习促进课程、文传统课程以及生活技能课程等。而本次发布的《指导意见》透露,深圳将建立校本课程认定和管理制度。其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课程开发标准,成立校本课程认建设委员会,建立课程开发认定制度和课程库,每3年一次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评估,对课程进行推广和奖励。对于纳入课程库的课程给予经费补贴。课程开发情况作为名师、科研工作室考核的重要内容。

“以区和为单位,建设若干试验区和试验校。”《指导意见》强调,深圳将以3年为周期,系统开展深化课程改革试验。通过成立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加强试验区和试验校的课程改革指导和系统推进,对试验效果显著的单位给予奖励或经费。

据介绍,下一步深圳将根据《指导意见》形成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等,并出台面向社会购买课程的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相关措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深圳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