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se { ewmInnerhtml += '';} var titleInnerhtml = '
手机看新闻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else { var ewmInnerhtml = '直播看房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手机看新闻
[摘要] 昨日,市城乡规划局官网公布了《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以下简称《总规》)。《总规》显示,未来的15年内,南城将始终作为城区的主。
市城乡规划局官网公布了《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以下简称《总规》)。
《总规》显示,未来的15年内,南城将始终作为城区的主。
到2030年,东莞常住人口规模预计为950万。东莞将在重要的城地区,把城市旧居住区纳入政策保障性住房体系,重点发展地区推行新建居住小区配建保障性住房。
发展目标:打造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总规》规划区范围包括东莞的4个街道、28个镇,其中城区范围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4个街道。按照《总规》,东莞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东莞坚定制造业强市发展方向,以建设国际制造名城为目标,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努力争创中国制造样板城市。
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发展,融入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经济持续发展、生态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生态都市。
在未来的15年内,东莞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深度拓展与港澳台的合作,主动对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建粤港澳国际大湾区。
同时以珠三角城市群、深莞惠+汕尾、河源新型都市圈的建设为契机,促进产业合作,加强基础设施的衔接和共建共享,促进区域边界地区合作发展。
用地规划:生态用地规模不低于全市总面积的一半
《总规》规划到203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全市总面积的50%以内,约1233平方公里,确保以生态控制线为底线调控城镇用地发展,全市生态用地规模不低于全市总面积的50%;城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城区总面积的70%以内,约156平方公里,营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其中,根据生态保护规划,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性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核心区以及其他禁止建设的区域,总面积约543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22%。
到2030年,预测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为950万,比目前多出110多万,城镇化率也将达到90%以上;其中,城区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60万人。
《总规》充分考虑东莞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及未来人口变化的趋势,结合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构建完善多样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未来15年,东莞将在重要的城地区,政府通过收回、回购或签订租约等形式,将城市旧居住区纳入政策保障性住房体系,在重点发展地区,推行新建居住小区配建保障性住房。
空间布局:南城为城区的主
《总规》强调构建“一四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跨镇域整合配置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
其中组团以“市区、松山湖(生态园)”为核心建设全市竞争力的高品质综合服务和创新。城区将构建由文化、南城国际商务区组成的城市主,以及莞城、东城、万江三个特色。
同时连接区域功能节点和交通枢纽,构建“东莞大道-东城中路-莞龙路”综合功能发展轴与“松山湖大道-八一路-鸿福路-银龙路”山水特色发展轴。
同时,将轨道2号线沿线重要区域、松山湖拓展地区、莞樟路-东深公路沿线重要区域、轨道门户枢纽地区确定为市域重点更新区域,划定松山湖、生态园、虎门港、长安新区、水乡新城、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南城国际商务区、东莞火车站地区、虎门区、常平区、塘厦区为政策地区,制定鼓励发展政策。
综合交通:以轨道交通为重点推进交通一体化
《总规》提出,东莞将构建高效、低碳、多方式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公交都市、慢行示范城市和现代物流城市,以轨道交通为重点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完善轨道交通和高快速路等市域骨干交通系统,支撑分区统筹战略,推动城体系的形成。到2030年,东莞公交分担率将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
远期规划内容显示将保留原《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另外,东莞规划的3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将分别穿越城区、松山湖和水乡片,总长47公里。
背景:建市以来有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东莞建市以来,先后在1989年和2000年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此期间,东莞由一个农业县崛起为闻名的现代化城市和工厂。
《东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10)》确定东莞城市性质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贸易发达、高度文明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确定东莞市区性质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性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则将东莞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为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东莞城市规划曝光 过半土地将用作生态用地
深圳未来城市规划揭秘:这些区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深圳暴雨致多地积水,城市规划设计何去何从?
深圳大运北站临时用地延期,生态线受关注
深圳城市规划新思路:宽路与细密的融合
77500元/平方米
110000元/平方米
69480元/平方米
42000元/平方米
37000元/平方米
55000元/平方米
38316元/平方米
350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1167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