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在成为国内的新兴产业,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深圳尤为突出。房企虽与低空经济关联不高,但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尝试从中寻找新机遇。面对这一前景广阔的新领域,房企应结合自身情况慎重探索,避免盲目跟风。

低空经济如今成了一个大热门。这个依托于低空空域的经济形态,包括了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的飞行活动,涉及运人、运货及其他特殊作业。而且,早在2021年,这个概念就被写入了国家规划,且在2023年又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在推动低空经济方面尤为突出,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此外,民航局也在全国范围内支持设立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
虽然看起来和房地产行业关系不大,但一些房企已经开始涉足低空经济了。例如,华夏幸福在多个都市圈引入了无人机相关企业,推动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华发股份则与华为、顺丰等合作,将AI和无人机技术引入住宅项目;美的置业则通过参投无人机数据服务公司来提升房产开发效率。碧桂园也参与了无人机公司的股权投资,旨在获取相关收益。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房企在涉足这一领域时必须保持理性。首先,低空经济虽然前景诱人,但技术和人才壁垒较高,企业需要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和资源才能真正介入这一领域。其次,当前低空经济的配套基础设施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企业贸然进入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再次,房企在流动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过于冒进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可能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因此,房企在探讨新业务增长点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和投资项目,避免盲目跟风。只有通过科学评估和合理规划,才能在这个新兴领域中找到真正的机会,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