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新规,允许符合条件的
公寓类居住
房屋用作
保障性租赁住房,以推动库存去化和满足住房需求。新政策自2024年9月30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符合条件的
房源将享受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主要面向新就业大学生、青年群体。此举不仅有助于解决阶段性住房问题,还能为房屋市场带来新活力。

深圳市为满足越来越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推出了一项新政策。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通知,已建成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寓类居住房屋可以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措施不仅帮助消化市场上现有公寓库存,还为新就业的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了更加实惠的住房选择。符合条件的房源将可以申请享受居民标准的水电气价格,进一步减轻租房者的生活成本。
申请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公寓须满足多个条件,如需提供房屋权属证明文件,房源规模必须达到一定数量,并通过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此外,运营管理单位在申请时需确保房源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三年。在获得政府认定后,这些公寓将受到相关法规的约束,禁止上市销售或者改变用途,并且租金将按照市内相关规定执行。
深圳此次政策的调整,正是为了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近年来,深圳房价居高不下,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通过将现有的公寓类居住房屋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仅可以缓解市场压力,也为新市民提供了一种过渡性的居住方案。尤其是新就业的大学生和青年群体,他们通常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能以较低的成本租住到合适的房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帮助公寓运营者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避免了因库存积压带来的经济损失。政策还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将有助于推进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希望能够实现多方共赢,为深圳市的房屋市场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