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操作,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为产业转型释放空间
2011年,深圳城市更新加速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释放空间。
编制城市更新项目产业发展规划,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引导更新项目发展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月,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奠基,开发建设用地1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研发用房超过43万平方米,这片昔日停业的显像管生产厂区将转型为创新总部集聚基地。
10月,罗湖10大城市更新项目同日开工。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面积约147万平方米重点支持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2月,广东省城中村改造项目——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旧村整体改造项目奠基,占地面积达69万平方米,计划总20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更新目标是高新技术园区的配套基地和新型现代化高尚居住社区。
2011年,市规划国土委审批通过的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15项,开发建设用地面积6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8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占比64%。
6000套保障房落地
2011年,深圳城市更新更加关注规划引导、公益优先。
深圳制定了城市更新五年(2011-2015)专项规划,创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度,对生产、商业、休闲、交通、医疗、等进行通盘、长远考虑,形成整体效应。实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常态申报,强化项目。
制定更新规划时,坚持公共利益优先,有效保障民生。要求城市更新单元提供不少于15%且大于3000平方米的用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不少于住宅总规模5%-20%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目前,全市已完成更新单元规划审批的拆除重建类项目45个,涉及拆迁用地面积近5平方公里。
2011年新开工的更新项目中,6000套保障性住房有了落点。规划批准总建筑面积约17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914万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及安居商品房约89万平方米);产业研发用房约180万平方米。已批项目规划配建中校14所、幼儿园39所、社区健康服务27处、公交首末站12处。(深圳特区报)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