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观澜据说有114座碉楼,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期,这些充满故事的古建筑俨然已成为观澜历史的一部分。可就在前日傍晚7时许,坐落于观澜松元厦社区一待开发工地上的一栋碉楼却轰然倒塌。
的士司机
“等客苦”“生意差”“不愿来”
乘客抱怨的士少不好打,而的士站并非生意火爆。相反,的士司机也是一肚子苦水,觉得客少生意差。
“没钱挣,(的士)谁愿意来?”的士司机贺师傅向记者抱怨,北站大多是长途旅客,从武汉和长沙来的趟高铁是早上10点半和11点以后,之前基本没什么乘客;由于和公交分流客源,一趟列车多只有30个左右客人打车,有时还不到10个,等不到客只好空车离开。“我们都不愿意空车去北站,上次早上8点多到北站,等到10点多才有一个回市内的,根本划不来。”
深圳北站分东西广场两个的士站,西广场的士站上客区的士少,打车的人更少。下午5点左右,偌大的一个的士站仅停着七八辆红的,司机都下车围在一起聊天。“下午4点多过来,到现在过了一个,都没有等到一个客人。”一姓司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住在的晚班司机,这个时间段梅林关开始堵车,因为不想空车去市内,所以才到北站来碰碰运气,“下午5点10分有一趟武汉来的列车,5点20分有趟长沙来的列车,但都没有什么人来打车。”
记者注意到,从5点到5点40分,的士站只来了两个打车的旅客,每次一来,七八名司机就围上去,问去哪里要不要车,到将近6点的时候,有四五辆的士因等不了而空车离开,剩下几辆车还在坚守。
“270元的‘份子钱’加上200多元的油钱,得要四五百块。在这里等1,就是在亏钱,在关内1能赚个六七十元了。”师傅给记者算账道,白班的司机根本不会空车到北站等客,原因很简单,就是挣不到钱。他们到这里来,完全是因为他们都住在又是上晚班,才过来碰碰运气。
探究原因
客少黑车多的士不愿来
这边厢,乘客喊打车难,那边厢,司机反说等客苦。因打车难、选择公交和使得的士客源变少,由此导致的士更不愿来北站,从而使乘客打车越来越难,陷入一个怪圈。对于深圳北站打车为何“两难”,几位的士司机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委。
“一是深圳北站的位置离近以及开通的列车不多,导致的士挣不到钱;二是的士站引导标志不够醒目,很多人都不知西广场还有个的士站;三是蓝牌车太多来抢生意,却没有人来管。”的哥马师傅说。
“深圳北站刚开始试运营时,有很多出租车来,但时间长了,发现挣不了什么钱,就不愿意来了。北站,早上11点以后趟列车才到,晚上11点后就没什么车了,营运的时间比较短;北站每隔半才来一趟列车,还没有几个人打车,相比之下,客源少得很;还有,从机场到市内,一般打表都是七八十元,到罗湖就上百元了。而龙华离市内各区都近,拉一趟客才40多元,相比之下挣得太少。”几位的哥如是说。
有不少的哥表示,北站的的士站标志设置不够醒目也是原因之一,“在AB4个出站口,50米范围内都没有指示标志,是西广场的士站,不是住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站,到西广场雨亭上才看到很小的指示牌。”记者走访时也发现,广场上的士站引导标识确实太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蓝牌车太多、抢客,严重影响到正规的士营运。“致远中路和新区大道停靠的蓝牌车加起来有五六十辆,也有的停在广场出口,运管执法在旁边看到都不管,我们停在出口就会被拍照,蓝牌车停在那里却没事。”的哥还向记者透露,蓝牌车宰客离谱,例如从北站到松岗打表大约160元,蓝牌车开口就是300元;去机场打表110元,蓝牌车也会要300元,“一般都会要价,太黑了,一些乘客不知道就被宰了。”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