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群特殊购房群体在网上写了几封信,引发热议。
原因是罗湖最近进入市场的两个新的摇号积分规则发生了变化:基本积分是根据2-10年内的深度房地产交易记录来定义的。
同为无房,无房刚需与置换刚需的基本积分相差30分。
这两年政策风云变幻,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调控,这群购房者倍感无奈。

01。
刚需被深圳遗忘替换。
在阅读文章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点,置换刚需是指卖掉只有住房进行换房的置换群体,也叫刚改。
此时,多位置换刚需业主的投诉信在网上引发热议。
事件的原因是缙山府和华润万象华府进入市场后,摇号积分规则发生了新的变化
没有房子就需要更多的优先权,积分40分;对于卖过房子的买家来说,积分只有10/20分。
对这样的新公平,置换刚需非常生气。
同样没有房子,为什么要区别对待我们?
他们的愤怒可以从投诉信中窥见。
内容很长,我们总结了三个关键信息:
一、支持新房入围无房优先,但新房入围规则不合理,名下有房的社保巨子也比无房置换刚需更容易获得高分;
二、政策朝令夕改。更换刚需按照无房优先政策出售后迎来双重打击,新房摇号积分拼不过,二手房业主不按指导价出售房屋,首付提高数百万;
3.对于在深度奋斗几十年后卖掉只有房子换房子的置换群体来说,买新房子不应该区别对待。
每个人的要求都很明确,希望官方不要忽视他们的存在,公平对待。
对他们的投诉,大多数网友嗤之以鼻,认为这类人太贪心了。
还有一些人表示谅解。
唇枪舌战下,刚需置换到底难不难,是怎样的存在?
我们觉得很难,甚至可以说是楼市的夹心层。
如果大家都认为炒房客被堵住了,在网红盘开盘现场还是可以听到谁谁找到了房票。
说到底,富人路子野,想买房子还有很多办法。
刚刚需要呢,就是这一轮调控的受益者。
假如他们之前被社保巨子打压,那么这个新的积分入围规则就完全是为了保护他们。
尽管目前官方尚未出具明确的积分方案文件,但我们推测,未来新房开盘的可能性将大大遵循该标准。
这样,他们入围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没有房子的春天就要到了。
相比之下,夹心层怎么样?

光是从新积分的角度来看,我们就能感觉到他们的悲惨。
举例来说,无房刚需积分40分,而这两年才卖房去换的刚改只有10分,相差30分。
30分是什么概念?
按照社会保障积分0.1分/月的规定,也要靠300个月的社会保障巨子来填平。
而且这300个月的社保,要花25年才能续保。
此时估计有人会说:二手房大把,不要只盯着新房。
别忘了,现在二手房贷款要按指导价放贷,首付成本增加+最近业主暗暗涨了一波,以前卖房的钱大概率也填不上。
刚刚需要替代家庭的痛苦,有口难言。
02。
被扼杀的置换梦。
您认为这样卖房置换的群体很少,事实证明很多。
上个星期,家在深圳论坛上有业主发帖说:刚刚把只有一套房卖了,钱还没收到,就来了二手房指导价。
二手房首付越来越高,新房积分跟不上。我应该去哪里?
短短的106个字,尽显无奈。
也有人卖掉房子,和有感情基础的亲戚买房子。
没想到遇到这一系列的调控,房价上涨了100万,最后亲戚反悔卖。
结果表明,面对利益,不要高估你与任何人的关系。
例如那一百万的涨幅,就是人性的咯吱窝痒。
在过去的两年里,深圳出台了许多政策来保护真正的购房者,以打击房地产投机者。一个比一个狠,确实有效。
但是身处楼市夹心层的置换刚需,他们的置换梦想几乎要被这轮过山车式的调控扼杀。
-2020年7月前卖房更换。
-2020年7月,715政策颁布的房票不见了。
-2020年9月,无房优先房票丢失,不同楼盘摇号规则不同。
-2020年9月至12月,摇号被社保巨子碾压。
-2021年2月,银行参考二手房指导价贷款。
-2021年3月,一些进入市场的房地产实施了新的积分规则。
她们的经历,引用网友的说法是,调控就像虐待狂,将置换刚需吊起,左鞭右鞭。
肉疼。

最后,还总结出深圳三傻:
一是傻瓜,没有买房;
二是傻瓜,房子卖了;
三是傻瓜,卖房炒股创业。
真实而讽刺。
(暗戳戳问,你是第几个傻瓜)
总之,现阶段换房变得很难。
二手房指导价后贷款有上限,置换群体自住+学位的购房需求很有可能难以实现。落差太大,很多人不能接受,也不想妥协。
最终,导致想买合适的房子只能靠近新房,而现阶段打新又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