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爱住家投研圈>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三月楼市7折潮、地价恐倒挂,卫星城模式大挑战

爱住家投研圈2024-04-03 13:56:44来自广东省

深圳房价,突破2万一平的底线,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或许,以后会在龙岗东、坪山,发现1万9的单价。在松岗、公明,发现2.1的单价。

外环板块,7折简直要遍地走,8折都是“含金盘”。

深圳,商品房向安居房价格看齐,笋盘价格向地价无线靠拢。外环市域疆线,单价只能是香蜜湖海德园的尾数。

啧啧啧。

(文后附多个板块的房价vs保障房vs地价表格)

这个春天,楼市被人叫作“小阳畏”。

从房价图看,有的地方,商品房2万出头、地价1万多、安居房2万。

商品房打折到跟安居房差不多,再下一部怕不是极度接近地价

3月份二手房成交确实回暖到了小高峰“3840”套,但是新房其实也还是“2245”套。

数据很暖?其实也只是恰好不会继续冻向深渊。

新房为了攀2登3,7折8折都要遍地走了。

东部边缘,新房普遍折后2万多,跟人才房价格十分接近,比安居房贵个小几千,就是比大亚湾也贵不了太多。

商品房、人才房倒挂

盐田山海天成(备案名:望辰府),2号楼/4号楼工抵房单位,折后2.98万/㎡起,单价区间2.98-3.5万,相当63折。

去年盐田人才房安居云畔,均价为3.17万/㎡,83套已售罄。商品房一打折,甚至有可能低于人才房。

号称“商品房6折”的人才房,开始名不副实。

但是,前海-深圳湾-福田中心,价格尚算比较坚挺。7-9万的新房,还是迎来了热销。

2万的远郊盘,一个月平均走不了一套;8、9万的中心盘,百套百套的卖。年薪10万vs年薪50万,购买力已经极度分化。

在中心区有项目的房企,现金流还能救上一救;在远郊或18线地区深耕的房企,眼前就呼吸困难。

这教给了我们一个大道理:

城市核心区,才有房地产

虽然都是降,但是核心区的成交还是比较坚挺。

许多的炒楼团,都败走在各种教条下——炒楼路上,几乎没有金律、只有粑粑策。

这不由让人反思,“多中心-卫星城”这种城市规划策略,是不是本身就是错的?任何模式的摊大饼,都会滑铁卢?

人们,还是喜欢五光十色的城市中心,而不是空谷鸟鸣的世外——宁愿买得贵,也要住在中心区。

是不是,城市中心,就是应该高密度化,凝聚高端服务业+高精尖科技,然后提供至嗨的生活+高密度的楼宇。

让更多人挤在中心区,住得小、但很嗨。

郊区就低密度化,安排产业、安排郊野、安排house和院子。

这就让人想起“曼哈顿-长岛”地区。

大多数纽约人,生活在曼哈顿岛,部分中产生活在曼哈顿周边板块。

但是,也有一些人,干脆远离曼哈顿,生活到密度很低的长岛。距离远,但是有轨道交通,能通勤到纽约(曼哈顿等)。财务自由了,谁还需要天天通勤打卡?

从这一轮楼市量价调整,在各大城市的演变来说,在郊区复刻“中高密度城区”,是很难行得通的。

倒得更快、更深的,都是远郊刚需盘、小城市刚需盘。

大的板块之间,只能讲究“分工协作”,“各居特色”,而不能是“同质化摊大饼”

否则,郊区的“卫星城”很可能腹死胎教期——城市建设还在中早期,就已经没法卖完较高密度中小户型,刚需真的不来远郊。

有钱人,才可以以距离换享受,通过采买、自驾、能挥霍的自由时间,花钱获取更远的资源。

但是,刚需,其实“对城市资源更刚需”。为了就业、教育,他们只能住在城市中心。

楼盘供应和建设趋势,又恰好相反:

1、大型的城市更新,都是在远郊。

自然是有产业+商业,但是中小户型的更是海量。

小户型数量多到,会超过城市的“刚需人口增量”,毕竟更多的刚需会去住配售房、保障房。

2、中心区的供应量有限,住房的供应量也还是有限。

3、高端服务业、尖端科研,也都不可能撤出中心区。

4、鸡娃是要花钱的,远郊生源层次是很难追上中心区。

体验过14号线、16号线以后,刚需更喜欢是“租住中环”,改善果断“留在中心”。

工作岗位外溢,才能让家庭搬家外溢啊。

但就业扎堆中心,天然就难外溢。

据说,印度大城市如孟买等,还是有大量贫民棚户区。他们的棚户区,遍布城市中心、郊区。为了赚钱,宁愿牺牲居住品质,也要跟着打工、小生意机会走啊。

作为更注重民生福利的中国,是需要通过公租房、配售房、城中村,给更多的刚需阶层“留在中心城区赚钱”的机会。

中心区就是应该高密度化,提供大量小面积廉住房,及适量的中产商品房。刚需是没办法去远郊的,工作不好找。

让深圳楼市健康起来,需要从结构和规划上动手术:

1、人才房就地转身,全部改为安居房、配租房。

让市场化商品房,与人才房价格脱锚。

否则,深圳市区外的刚需新品,依然会个位数去化速度。

2、中心区密度增加,确实要增配超高楼,提供大量小户型保障房。

让更多的中产,能得偿所愿“留住中心区”。

3、郊区走向中密度,提供更多的大户型:大院子或大阳台。

更自由的人,可以距离换空间,到郊区住大点,并且不耗房票,但是面积大、总价不会太便宜,未来也不容易被过度炒作。

郊区只需要提供少数的刚需商品房,让产业的中产就近居住;并且提供许多宿舍,让产业从业者普遍居住束缚。

而且,房企做郊区盘,也必须戒断“刚需思维”:郊区盘的未来,一定是终究改善+奢居大面积,产品设计思路必须打破,方才有未来。

这轮楼市,自然始终会回暖。

但是,郊区的大规模旧改继续推进,供应量天量袭来,未来郊区还会有新的雪崩。

雪崩压刚需,不一定压改善

中心区vs郊区,市场冷热会分化,价格也会分化。

在极冷的楼季里,我们通过量价数据,已经知道,冬天的改善依然在行动,冬天的刚需冬眠不想醒。

新加坡模式,呵呵,无法救中国的大城市房地产

比价分析商品房难道能刺破地价?

深圳,地价自2020年以来,其实还是节节高。眼前的二级市场价格,没击穿地价。

但是,商品房已步步倒逼人才房、安居房价。

东莞,2024年仅打算推6个宅地。

怕是担心地价被刺穿。

越是边缘地带,越是刺骨。

安居房和地价,大概是深圳边缘地段,的底部。

其实,现在就看房企的现金流能不能等。连万科都被轰到风口浪尖了,还有多少房企底盘够稳呢?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